「我們幼兒園沒有對外廣告,也比較注重孩子的隱私⋯⋯很好的是混齡分班、有『大手小手』制度,讓新生感受到被照顧,學習帶領年紀更小的孩子,孩子從中學到愛與被愛、接受到付出,是很棒的學習!」施先生分享,自家三個孩子都從台大附幼畢業,因為屬於私立幼兒園所以學費不便宜,但課程規劃與學校重視品格的理念,讓他覺得很值得。
作為家長,你為孩子挑選幼兒園時在意哪些面向?哪些幼兒園課程安排會吸引你?打開近幾年社群中,關於選擇幼兒園的討論,會發現不少家長在意的關鍵,除了英文、注音等基本功,還包括採取哪些核心教育理念?是否有特色課程、採取 PBL(專題式學習)?是否重視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養成?如果教英文,是使用固定課本,還是融入課程⋯⋯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涂妙如觀察,近年來,有愈來愈多年輕家長在挑選幼兒園時,追求「有教學、課程特色的幼兒園」,希望教學內容強調經驗培養,而不是 ABC、ㄅㄆㄇ等硬知識的學習。
教育部國教署近年也推出「專業發展輔導計畫」、「在地文化融入教保活動課程計畫」等,補助幼兒園發展特色的方案,鼓勵各教保服務機構依據不同理念,發展多元學習內容與課程取向(如主題、方案、華德福、蒙特梭利等),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與生活習慣。
國教署說明,2005年推出公私立幼兒園輔導計畫(現「專業發展輔導計畫」),每年約有550~700個園所申請輔導,合計補助經費約4300萬元。國教署也指出,當教保服務人員成為主動設計課程的積極參與者,可以激發孩子對於學習的熱情,更積極快樂享受學習過程。
教育部國教署推廣幼兒園辦理「在地文化融入教保活動課程計畫」。圖為鄰近陽明山的臺北市立泉源實驗國小附幼主題課程「家鄉的氣味」,孩子進行硫磺谷、龍鳳谷、地熱谷的比較。國教署提供
泉源實驗國小附幼孩子觀察社區內硫磺谷的白煙。國教署提供
家長的選擇偏好變化,以及政策鼓勵,都帶動整體幼教現場的課程發展趨勢。《親子天下》整理3大趨勢與現象:
趨勢一:政策推動,帶動更多園所發展特色
涂妙如指出,因為國教署政策要求,公立幼兒園都需要發展教學特色;近幾年增加的非營利幼兒園,也因為政府委託標案的限制,需要接受2年專業發展輔導,過程中多會依照園所特色,發展健康促進、STEAM 教育、雙語融入、結合在地元素等教學特色。隨著收費相對便宜又有特色的公幼、非營利招生量能增加,「私立幼兒園招生會需要競爭,就需要有議題、做出特色。」涂妙如說。
有超過20年幼教領域經驗的蒙特梭利教養專家何翩翩也觀察,有不少家長會讓孩子在2歲時,先進入私幼的幼幼班,後續抽中公幼或非營利,就會選擇轉學;也有家長會為了讓孩子銜接某些私立小學,提早將孩子轉至私立小學附設幼兒園。這些狀況,都考驗私幼是否發展出足夠特色,留住學生與家長。
趨勢二:市場競爭,STEAM、美育、程式設計特色成長
不過,要打造園所特色,未必是朝非認知能力、在地結合等方向。「家長的期待跟園所發展方向,愈來愈兩極,」何翩翩表示,現在有更多家長重視孩子的非認知能力養成,不希望學太多硬知識,但仍有家長追求學科學習,也會有園所特色是朝更精緻化的全美語教育發展,給孩子筆口試測驗、讓孩子獲得分級考試證書等。
除了更精緻的外語教學,以及非認知能力、在地結合外,還有哪些特色增加?長期參與幼兒園評鑑的涂妙如指出,近年 STEAM 教育、美學培養(美育)、程式設計等方向,都有成長趨勢;也有不少幼兒園會在課後延托時間開設特色教室,提供家長各種額外才藝課程選擇。
趨勢三:AI 世代,年輕家長追求帶得走的能力
多元教育家長協會監事、育有5歲女兒的覃玉蓉回憶,找幼兒園時,自己希望找到教學方向符合「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讓孩子好好學習生活自理與人際互動的園所,但參觀家附近的幼兒園時發現,很多園所都強調外語或才藝課,要家長買教材,讓她與先生不太喜歡,「語言能力應該從日常生活學習⋯⋯我們希望孩子對學習保有興趣。」
涂妙如觀察,現在的家長很願意搜集資料,重視孩子的能力培養,以及學習能力,尤其是在 AI 世代,許多年輕家長求學時期的專業與後續職涯發展未必相關,使用 AI、自學就能學到很多,讓家長對於孩子未來發展的想像更彈性。
涂妙如也提到,有研究分析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T)數據後發現,愈高社經地位的家長愈不追求要孩子提早學習過多硬知識,而是追求孩子在學齡前自由發展、快樂玩耍;高社經地位的父母會提供較多才藝學習的機會,目的不是高度期待子女日後的成就表現,而是希望提供多元刺激、滿足幼兒成長需求。
選校看特色,也要注意安全
選校除了在意教學特色,專家們也都提醒,需要留意幼兒園是否合法,為孩子挑選安全優質的學習環境。全國幼教產業工會指出,家長在挑選幼兒園時,可以留意以下4大原則:
- 幼兒園立案:可上教育部全國教保資訊網查詢幼兒園是否合法立案。
- 師資合法:是否有在幼兒園明顯處張貼師資學歷和證照,了解園內師生比。
- 教學課程:幼兒園應採取單元、主題、學習區等不分科教學方式,讓孩子學中玩。
- 空間環境:確保園所環境明亮通風,孩子有足夠活動及運動空間;可以查看園所作息表,是否每日安排30分鐘以上粗大動作時間。
受到兒虐事件新聞影響,讓不少家長對送托感到擔心,何翩翩說,家長難免會有擔心或想像,但可以透過親自走訪園所、觀察園內孩子情況,讓自己相對客觀。覃玉蓉則分享,家長可觀察教室內外空間的樣態,以及老師如何與學生互動、如何稱呼孩子、如何與家長互動等日常行動,了解園所與老師的態度,同時也從中累積對園所的信任感。
你在意孩子在幼兒園學到什麼?哪些教學方式或教育理念會吸引家長讓孩子入學?看更多【特色幼兒園開學了】報導👇
- 趨勢主文|不追ABC、ㄅㄆㄇ等硬知識!非認知能力、在地結合、STEAM成幼兒園課程趨勢(本篇)
- 公幼案例|新北思賢國小附幼:學校旁中港大排 變身最佳觀察教室
- 非營利案例|腹地全台最大!能看山、看海的基隆海科館幼兒園
- 私幼案例|七成學生是教授兒女的台大附幼,為何重視品格勝過英語?
- 專家觀點|黃瑽寧:自由、探索的學前教育比你想得更重要
(責任編輯:林胤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