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錯誤】吃鹽救命?天然真鹽改善胃食道逆流、抽筋、減肥、三高?不實說法

MyGoPen

發布於 08月16日20:45 • MyGoPen

網傳「真鹽的妙用及好處」約 18 分鐘的錄音檔,提到高血壓、甲狀腺腫大等身體不適「問題都是真鹽少吃了」,吃水果灑鹽、可平衡水果太甜,真鹽改善夜尿、頭痛、噁心嘔吐、疲倦打瞌睡、感冒,「吃真鹽保證不會吃到腎臟壞掉」。但專家表示,傳言所說的「真鹽」,其實應稱為「天然鹽」,不管是天然鹽或是精鹽、成分都是氯化鈉,天然鹽比精鹽多了礦物質、微量元素,但是精鹽添加碘、避免台灣民眾通常缺碘的問題,不同的鹽各有優點,傳言說法易生誤導。此外,專家也提醒,整體國人的鈉攝取量過高,傳言卻鼓吹鹽吃太少、要多吃鹽,傳言說法錯誤。
傳言所說的論點也見於坊間書籍,類似說法包括「真正的好鹽,大量攝取也沒關係!破除減鹽世紀迷思——少鹽並不會讓你遠離疾病,吃對鹽才會」,「身體正在發出『我需要鹽』的求救訊號」等,專家提醒民眾,務必仔細檢視自然療法有多少科學證據、不要輕易誤信。

天然真鹽的妙用及好處?
原始謠傳版本:

真鹽的妙用及好處

或這個版本:

吃對塩能救命: 真鹽是指含有天然礦物質的海鹽或岩鹽等! 這篇對頻尿、胃食道逆流、抽筋、減肥、三高的人有幫助,務定要播來聽,對健康有幫助。

主要流傳這段 18 分 17 秒 的錄音檔,並在通訊軟體和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一)青壯年男性超標達 173% 臨床少見缺鹽病人
傳言說「以為吃少鹽少油才對身體好,不知道這是錯誤法」、「長年下來高血壓了、心跳過快,或甲狀腺腫大」。MyGoPen 致電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他表示叫人家多吃鹽其實就是一件讓人很匪夷所思的事,其次就是好鹽、真鹽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柳朋馳強調,醫生並不會要民眾完全清淡才叫做好,每個人都需要適量的鹽,而所謂的「適量」對每個人來講並不見得相同,本身有潛在疾病,像是心臟、腎臟疾病的人就絕對不可能是多鹽,甚至有時候要限鹽,臨床上少鹽少到導致無力、低血鈉等問題並不常見,通常是非常極端的限鹽、或是使用一些藥物,或是腦部荷爾蒙有問題等等,才會導致體內的鈉留不住、變成「低血鈉症」。
柳朋馳指出,一般人正常飲食的情況下並不會缺鹽,尤其是現代人、平常都是已經過度吃鹽,古代人吃的東西並沒有像現代這麼豐盛,飲食習慣差異這麼大的情況下,鹽的攝取量過多已經是不用爭議的,唯一差別在鹽的好壞選擇。
MyGoPen 查詢句代表性的公開資料,國健署2020年更新的「減鹽秘笈手冊」官版衛教內容提到:調味品中也可能含有看不見的鹽或鈉,例如醬油、沙茶醤、蕃茄醬等,而且麵線、油麵、餅乾等,或是釀製、加工的食品,例如:榨菜、筍乾、香腸、肉乾、鹹蛋、肉丸、火鍋餃類,製作過程中也都需要添加含鈉量高的鹼、蘇打發粉或鹽,這些都會使現代人不知不覺吃進太多鹽。
國健署呼籲,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 2400 毫克、相當於食鹽 6 公克,差不多就是 1 茶匙食鹽,但是一個人每日鈉的總攝取量包括:天然食物中鈉含量、加工食品、人工調味品中的鈉含量,攝入太多的鹽會影響健康,許多研究報告顯示,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甚至是胃癌,都和鹽吃得太多有關或可能有關。
此外,根據國健署公布的最新版「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17 到 2020 年),第 51 頁報告中提到:台灣男性在 4 歲以上、女性在 7 歲以上就有鈉攝取量過高的狀況,19 到 44 歲成人為鈉攝取量最高的族群,男性達建議量的 173% 最高,其次為 7 到 18 歲的兒童、青少年,及 45 到 64 歲成人。而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保持均衡與健康的飲食,小心鹽多必失」論壇內容,提到:全球平均的鹽攝取量為每天 10.8 克,是世衛組織建議量 5 克的兩倍之多,食用過多的鹽儼然已成為飲食與營養相關死亡的最大風險因素。由上述各種資料可知,現代人不管是台灣或是國際上,並非「少鹽」出問題,而是鹽吃太多出問題。


(二)「真鹽」說法誤導 天然鹽沒加「碘」不符台灣人需求
傳言提到「用真鹽在做菜,真鹽泡水喝、乾吃都行」。但根據教育部字典「真正」一詞的相反詞為「冒充、假冒、虛偽」,傳言稱為「真鹽」有誤導其他鹽品是負面意思之嫌。MyGoPen 查詢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主管機關及購物平台都使用「天然鹽」稱之,而根據國健署於 2019 年「玫瑰鹽是天然的鹽,比較健康?」保健闢謠,提到:民眾會以為時尚、進口的鹽就比較高級,但其實背後隱藏營養危機,進口的鹽可能不含碘,長期吃這些沒有加碘的食鹽,有可能造成碘營養缺乏的風險,國健署建議「家裡最常用的鹽,應該要以有添加碘的鹽品為主」
柳朋馳指出,鹽的好壞這個議題在過去幾十年間時常出現,坊間流行過竹炭鹽、玫瑰鹽、岩鹽、海鹽等等,這些天然鹽各有優點,但是醫界卻擔心這些都是「無碘鹽」,「大脖子」甲狀腺腫大的疾病曾經在台灣盛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 1960 年代食鹽加碘政策之後才改善,因為不管吃葷、吃素,所有人都會吃到鹽,所以才會在食鹽加碘,但天然鹽太過盛行的話,醫界反而擔心民眾的碘攝取量不足。
而 2015 年衛福部「食用碘鹽 健康多一點 逾半數國人碘營養不足」新聞稿中指出:2004 年鹽品開放自由貿易後,現在市面上販售的國產及進口食鹽並非全部為碘鹽,而根據國健署「2010-2013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之尿液碘濃度分析計畫」顯示,2013 年 6 歲以上人口的尿液碘濃度中位數為每公升 96 微克,有 51.9% 國人尿液碘濃度低於世衛建議下限 100 微克。此外,2013 到 2016 年的國民營養調查則發現 7 到 18 歲的缺碘盛行率為 3 成、19 歲以上成人是 5 成,2017 到 2020 年的國民營養調查發現高達 8 至 9 成家庭已使用含碘食鹽, 但 45 歲以上成人的缺碘率仍有 5 成。由上述資料可知,台灣民眾仍有極高比例處於缺碘狀態,天然鹽為了標榜天然、通常不會再加工加入碘,未必符合台灣人口的健康需求。
(三)天然鹽有礦物質、精鹽有碘 不能部分比較
柳朋馳強調,天然鹽的礦物質、微量元素確實比較多,補充礦物質、微量元素對人體確實有益處,但不能因此就把沒什麼礦物質、微量元素的精鹽說成是不好的東西,人體並不是靠吃鹽作為礦物質、微量元素的主要來源,而是從每天攝取的飲食上均衡獲得,反觀「碘」往往才是很有可能吃不夠的,傳言不提天然鹽不含碘的問題、說法偏頗而不夠全面,而且天然鹽比較貴、成本效益是否划算很難說。
(四)鹽無法「平衡」水果糖分 改善口感的意義也不大
傳言提到「把真鹽撒在水果上面,去平衡水果太甜」。柳朋馳指出,有人吃水果加一點鹽、達到甜度增加的效果,這樣就不用吃那麼甜的水果,但是減水果的糖份卻多吃了鹽,降低糖尿病風險、增加高血壓風險,這樣一來一往有多少好處不無疑問,應該鼓勵病人不要為了口感而去吃很甜的水果才對,而不是強調再加其他東西來調整甜味。
此外,水果加鹽只調整了甜味、並沒有改變含糖的糖分,糖分原本有多少、還是一樣吃進去,鹽並沒有真的取代糖,「平衡」是指口感、口語上的說法,並不是化學反應式上的平衡,傳言「平衡」的說法太過籠統,而且這樣做的意義並不大。
(五)鹽能鎖水卻傷腎 應找出夜尿病因
柳朋馳表示,吃了鹽能鎖水,也就是上述所說的身體留鈉、留水,但之後就變成血壓上升,血管內的壓力必須排掉,鹽跟水就進入腎臟、腎臟必須代謝處理掉,這個過程會損耗腎臟,所以與其為了解決夜尿而去吃鹽,反而應該找出夜尿的直接病理原因,例如攝護腺肥大、膀胱過動症等,靠鹽短暫性的鎖水反而製造别的問題。
(六)低血鈉不是吃太少 而是失衡、留不住
傳言提到「上課想睡覺打瞌睡缺氧」、「上班喝真鹽水身體變暖」。柳朋馳指出,低血鈉症會有明顯的神經學症狀,包括:頭痛、疲倦、頭暈、肌肉無力、失去平衡感、運動失調、感覺遲鈍等等,幾乎就是傳言所說的鹽能改善的症狀,但臨床上因為鹽吃太少、過度極端的清淡飲食所導致的低血鈉症是非常少見的,約 3 到 5 成的低血鈉病人與利尿劑等藥物或是疾病有關,也就是所謂的「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病人體內分泌不正常濃度的抗利尿激素,使得水份滯留、引發低血鈉,高危險族群為腦部創傷或出血、小細胞肺癌、使用抗癲癇藥物,這類的病人或是「水中毒」的病患,臨床上的確會鼓勵飲食上可以多加一點鹽,但是並不是表示是平常吃太少鹽,這些病人跟一般人相比、並沒有太少,而是分母被改變。
此外,尿崩症、使用利尿劑的病人則是因為內分泌、腎臟病、藥物等因素而導致排尿、血鈉濃度出問題,甚至高血鈉,這些病人跟正常人相比也沒有吃不夠、而是整體的代謝平衡不正常,柳朋馳強調,吃不夠、不平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傳言卻混為一談。由此可知,傳言缺乏疾病背景、治療脈絡,傳言為易誤導的說法。
柳朋馳提醒民眾,高鹽對身體的損害主要是心血管、腎臟;鹽會導致身體留鈉、留水、血壓就會往上走,因此高血壓初期的病人都會被要求「得舒飲食」,得舒飲食最重要的觀念就是「減鹽」,讓血壓不要偏高。此外,腎臟在高鹽的環境下會受損,而高血鈉也會使神經細胞受阻,再來就是不管是高血鈉或低血鈉,都會影響到大腦腦細胞的活性,提醒民眾不要誤信謠言,多吃鹽養生不成、反而有害健康。

結論
總而言之,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歷次做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台灣的民眾並沒有吃鹽太少、反而是吃鹽太多,最嚴重的年齡族群甚至達到建議量的173%,而國際上的相關研究也顯示同樣的超量趨勢,可見不只台灣、包括國際上都因為鹽吃太多而推動減鹽的健康飲食,傳言為錯誤說法。
傳言說「真鹽」,但應說成「天然鹽」比較中肯,天然鹽比精鹽多了礦物質、微量元素,這些營養有益人體,但不能因此說成沒有這些礦物質、微量元素的精鹽就是不好的東西;此外,人體主要是靠飲食攝取礦物質、微量元素,不是靠吃鹽,強調天然鹽可以吃到礦物質、微量元素,卻不提也同時吃進更高的心血管風險,也不提天然鹽往往是無碘鹽的問題,傳言說法易誤導。
傳言提到吃鹽可以治夜尿、疲倦、體寒等,全以「個人經驗」出發,未提出「科學證據」證明因果關係,同一個案是否具有「重複性」、「再現性」不無疑問,無法推論為其他人也同樣有效,傳言說法為錯誤資訊。
傳言說「洗水果的時候、泡蘋果的時候才會用台鹽的鹽」。多年來相關主管機關都宣導用鹽水洗蔬果是錯誤作法,食藥署曾於 2015 年闢謠「蔬果殘留農藥,用水洗不掉,用精鹽可去除,是真的嗎」,強調「加鹽清洗蔬菜以去除農藥並不是正確方法」, 食藥署所屬的食藥好文網也曾於 2018 年宣導「用鹽、用醋或是清潔劑等方式清洗蔬果,其實清洗效果都很有限,有時甚至會導致蔬果中鈉含量增加」,傳言貶低精鹽只當成清潔使用、錯誤使用精鹽的說法,也使整個傳言的可信度降低。

衛教資源:
國健署 - 減鹽秘笈手冊
諮詢專家: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