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音樂

60歲不是終點!李驥病後仍無懼追夢,返樂壇證明夢想沒有期限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3月07日05:47 • 發布於 03月07日04:40 •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文 / 鄧桂芬 圖/ 陳德信攝
60歲不是終點!李驥病後仍無懼追夢,返樂壇證明夢想沒有期限
60歲不是終點!李驥病後仍無懼追夢,返樂壇證明夢想沒有期限

曾2次視網膜剝離,加上近年大病纏身,音樂製作人李驥在60歲這一年,反而發表《不退休宣言》,重返歌壇並創新音樂製作模式,以實際行動展現對生命與夢想的不懈追求。

採訪當天,60歲的音樂製作人李驥戴上招牌墨鏡、揹著一把吉他,出現在約定的採訪地點時,餐廳的工作人員便竊竊私語:「他是不是藝人?」、「我好像看過他。」

沒錯,李驥年紀輕輕就出道,最廣為人知的是與林志炫組成的雙人組合「優客李林」,首張專輯《認錯》一曲便迅速紅遍中港台。隨著合約的結束,優客李林在1996年解散,他也開啟不斷「斜槓又斜槓」的人生旅程。

李驥寫過書,做過程式設計、網頁設計,也當過行銷總監;後來,他到復旦大學進修EMBA、學習心理諮商並考取證照,投身兒少心理情緒培訓。他笑稱,自己幾乎是每2年就換1份工作。

他的人生旅程在不斷的嘗試和轉型中度過,當大多數人準備退休、享受生活時,李驥卻在60歲的關鍵時刻選擇重返樂壇,還在Facebook發表《不退休宣言》。

是什麼驅使他不想退休?李驥在Facebook中寫道:「壯世代創業(就像我重返樂壇)並非只是要獲得財富和資產,而是要學習和獲得價值,學習讓大腦持續更新,價值則讓人不會自怨自艾,把退休和老化相提並論。」

60歲後就該退休?大腦應不斷刺激才能「再生」

回憶10多年前,在復旦大學的進修經歷,李驥說,當時身邊的同學都豪情萬丈,沒想到短短10年後、他打算再做些什麼的時候,多數人選擇了退休。

「我這才驚覺,原來對很多人而言,一甲子是退休的時間指標,不論曾經多麼壯志凌雲,」但他也很好奇,退休離開工作崗位,是不是同時也把年輕的吶喊和夢想都拋諸腦後?

很多人認為,退休就是要休養生息,李驥卻認為,大腦用進廢退,退休反而容易造成身體功能降低,當身體衰老了並不會比較輕鬆,「有適度的壓力,讓大腦持續處於『再生』的階段,大腦才能永遠年輕。」

他強調,持續高效率地使用大腦,才能避免退化、痴呆,身體也能配合做出積極改變,「我不否認退休是一個『轉換』的過程,但這不代表休養,而是有更多時間去找到你原來的夢想。」

這番反思,讓李驥更堅定了在60歲重返樂壇,一切都是為「追夢」。。

李驥重返樂壇,尋找還未完成的人生拼圖

你或許和我一樣意外,優客李林曾經風靡一時,難道夢想不算完成?李驥眼神堅定地說:「在認錯和醒覺之後,我發現自己被曾經的名聲桎梏了近20年,原來還有1塊人生拼圖沒有完成。」

李驥從小就愛音樂,而他是容易緊張的人,音樂是緩解情緒、讓他自由的方法。這也是為何他能把靈光乍現的想法,信手拈來寫出一首又一首的旋律和歌詞。

但20多年前,他見到最後出的專輯只銷售5萬張,讓他成為樂壇的逃兵。因為害怕被認為是過氣歌手,他不斷轉換跑道,試圖證明自己即便不當歌手,也能夠發光發熱。後來他發現,那段期間的創作少了情感與記憶點,這一次,他透過創新的音樂製作模式,讓歌曲更具亮點和情感。

「我今年計劃找10名『優客朋友』,全是懷抱音樂夢想的素人,一起練歌、做單曲、錄Demo,完成彼此的夢想,」他說。李驥自認是個不受框架限制、不斷跨界的人,這次回歸,就是要證明自己還有很多很棒的部分!

「優客朋友」計劃已經啟動,李驥一邊聊著他的規劃,眼神也愈來愈堅定。同時他不忘強調,創業能替大腦注入新的活力,不會陷入退休、沒有夢想的環境裡頭,「當你有夢卻只有空想,一定會老!」

60歲的李驥發表《不退休宣言》,宣布重返樂壇「創業」追夢。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60歲的李驥發表《不退休宣言》,宣布重返樂壇「創業」追夢。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李驥創業追夢,無懼年齡和疾病

事實上,高度近視和家族性高血壓讓李驥的健康亮過多次紅燈。2003年,他在短短3個月內發生2次視網膜剝離;2016年,又遭遇心肌梗塞,而心肌梗塞發作時,他正從上海搭夜車到北京工作,胸口悶得彷彿被大象踩住,卻硬撐到工作結束才就醫,再撐回到台灣接受心導管手術。

此外,視網膜剝離也使他的右眼幾乎失去視力,在彈吉他時易撥錯弦,心臟也裝了支架,身體的警訊促使他徹底改變過去的不良習慣,「過去我們喝酒,一喝就是一整罐!現在我已經戒酒,也遠離高糖水果,甚至開始吃素,」他說。

除了調整飲食、規律服藥,他也學會以「觀功念恩」的心態看待人事物,透過正向思考,相信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其價值,唯有拋開負面情緒、才能減少焦慮,有助身體健康。

60歲的李驥向世人證明: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年齡,而在於那份永不放棄的熱情與創新精神。那你呢?是否也準備好在追夢的路上永不停歇?

延伸閱讀:

退休後再就業,獎勵金最高領6萬!壯世代就業獎勵資格、流程一次看

68歲腦科學家退休不養老!台灣失智人口成長是全球1.5倍,如何破解「失智海嘯」?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