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川澤會後「疑美論」再起 學者:台灣不同於烏克蘭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03月03日03:25 • 發布於 03月02日03:42 • 陳林幸虹採訪

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日前在白宮會談,雙方因立場分歧,引發爭論,導致澤倫斯基提前離場,川澤會後,台灣國內「疑美論」再起。學者認為,台美關係相較烏美關係更具結構性深層關係,因為台灣作為第一島鏈核心樞紐,在地緣戰略、科技經貿及民主價值等面向都與美國緊密連結,以台灣目前情勢來看,和烏克蘭完全不同。

美國總統川普、副總統范斯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日前在白宮會談,原本計畫討論美烏礦產資源協議及安全保障問題,雙方卻因立場分歧,引發激烈爭論,最後不歡而散。川澤會後,台灣國內「疑美論」、「棄台論」再起。

開南大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認為,美烏關係的變局顯示,美國即使長期承諾支持民主盟友,仍可能因內部政治變化而調整戰略優先順序。因此,台灣必須積極展現自身的戰略價值,確保持續獲得美方支持與援助。

陳文甲也指出,從俄烏戰事情況來看,川普政府對中強硬政策勢必加劇,且將促使台美戰略夥伴關係在軍事、經濟及國際合作層面得以進一步深化。陳文甲說:『(原音)台美關係相較烏美關係更具結構性深層基礎,因為台灣作為第一島鏈核心樞紐,在地緣戰略、科技經貿及民主價值等面向都與美國緊密連結。』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蔡榮祥認為,美國國務院日前更新官網,刪除「不支持台獨」等文字,這也顯示美國反對用武力改變現狀,儘管像川普這樣子的生意人特質,不會明確承諾台灣,若中國侵略台灣美國軍隊會派兵協助,但川普政府對於中國的各種嚇阻,並不亞於拜登政府。蔡榮祥說:『(原音)美國用反對武力改變現狀,這個邏輯就是說,美國不允許中國對台灣的所謂可能武力侵略, 那他們會告訴中國很多訊息,其實某種程度來講,就是會去強化這個嚇阻的一個部分。』

蔡榮祥也認為,俄烏戰爭是進行式,川普當然急於用談判解決,況且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也一再強調,美國不希望台海現狀是用武力改變,且不管兩岸之間怎麼決定,一定要用和平的方式,且要台灣人民同意,因此台灣的情況和烏克蘭的狀況並不相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