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延宕一年,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所舉辦的2022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於5日公布成績。
台灣在本次測驗中,數學、閱讀與科學三科分別拿下547、515與537的分數。與上屆PISA2018相較,分別增加16分、12.6分與21.6分。當各國成績普遍受疫情嚴重影響,台灣成績不減反增。
「台灣是唯四個國家,被OECD認可在數學表現、數學教育機會均等與幸福感具韌性的國家,」台灣PISA國家計劃主持人、終生榮譽國家講座教授蔡今中在記者會中哽咽表示,另外三個國家分別為日本、韓國與立陶宛,代表台灣在疫情間展現韌性,被國際肯定。
細究排名,數學、閱讀與科學三科分別排進全球第三、五、四名,與上屆相較分別挺進二、十二和六名,有明顯進步,閱讀表現尤其亮眼,創下歷屆最佳名次。
(註:OECD提醒,數學第二至四名,閱讀二至七名,科學三至六名無顯著差異)
每三年一測的PISA主要檢視學生是否具備「面對未來世界的素養」,作為檢核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指標,每每公布結果都吸引各界注目,學生在疫情間的學習表現變化更成為本次新看點。
本次PISA於2022年4月展開調查,共有81國、約69萬名學生參加,參與人數屬歷屆最多。測驗對象為15歲學生,科目包含數學、閱讀與科學,其中數學為本次PISA加重評測的重點。
前段班表現極佳,後段僅科學有起色
長期關注PISA的國家教育研究院學者指出,台灣於本次測驗中表現不俗,最亮眼處屬前10%頂尖學生的數學表現,與PISA2018相較狂增30.6分,「很明顯是『世界超人』,」他不諱言。
然而他同時提醒,頂尖學生有優異表現,低成就學生卻沒有起色,報告中註記有落差擴大狀況。後段10%學生的數學成績微幅下降4.1分,雖未達統計上的顯著變化,仍需要留意。
「前段班通常有相對充足的資源可以愈學愈好,後段班學生需要更多關注,」他提醒。
檢視閱讀與科學兩科,學習落差狀況則持平,後段10%學生在科學成績上更顯著增加14.5分,值得鼓勵。
與PISA2018相較外,不願具名的學者也指出,可與PISA2012比較,從中檢視台灣學生是否已習慣線上測驗方式。
他解釋,PISA2012是最後一次以紙本方式施測,後續皆轉為數位化測驗。轉換後台灣學生的三科分數都明顯下滑,後續能否回復往年紙本測驗的水準成為學界關注焦點。
事實上,若與PISA2012比較,台灣學生於數學與閱讀兩項分別下滑13分與4.1分,科學則增加9分。他認為,這代表台灣學生在科學科目上已相對熟悉電腦測驗,實力同時有進步,但在數學與閱讀兩科恐還不習慣線上做答,詳細原因仍待釐清。
教育部表示,推動數位融入教學成功,幫助此次PISA取得好成績,同時感謝一線老師的努力。(黃明堂攝)
學習扶助成效有限,需找新解方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學生雖然在此次測驗中表現優異,低成就學生卻仍難拉起。
OECD所做的各國解析報告中,將PISA2022與PISA2012做比較,學習低表現的水準2以下學生佔比在數學、閱讀與科學三科上分別增加1.8、4.3與2.3個百分點,其中閱讀在報告中被標註為顯著增加。
換言之,儘管政府努力投入補救教學與學習扶助,成效看似有限。
「照理說投入愈多預算成效應該愈好,但PISA告訴我們並非如此,」一名學者批評,政府扶助低成就學生的預算逐年增加,會考中待加強學生的比率看似變少了,減C有成,碰到PISA又功虧一簣。
他認為政府有必要重新檢視政策方向與成效,若一味持續加碼卻不問成效,既有扶弱政策恐淪為無底洞的錢坑。
他舉例,閱讀素養包含三大核心能力,分別包含懂得抓重點的「擷取訊息」、能明確理解內容並做出詮釋的「統整解釋」,和能做批判思考的「省思評鑑」,這些能力養成不易,需要學習單與教師引導等方式來確認成效。
然而,既有政策如「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雖然有超過6萬名學生參與,校園現場多是教師在旁改聯絡簿,學生自己在旁念書,能否從中獲得閱讀三大核心能力令人質疑。「你讓他寧靜,他真的就寧靜下去了,看不到到底學到什麼,」他說。
政府近年來投注補救教學資源,希望提升後段學生的學習成效。(黃明堂攝)
整體而言,台灣於PISA2022中表現亮眼,值得肯定。面對低成就學生,政府仍須拿出新做法嚴陣以待。
【延伸閱讀】
●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787期《白領詐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