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自2000年起,每三年舉辦一次學生基礎素養國際評比(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評量對象為 15 歲的學生,測驗科目包括數學、科學及閱讀,每年擇一為主項深入評測,另二科目則為輔測,評估學生在完成義務教育後,能否掌握社會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學科測驗之外,PISA 還進行學生、老師問卷,藉以理解學生學習背後的習慣、心理狀況、環境影響等面向。
運作 20 多年來,PISA 已成為世界各國制訂、調整教育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參與國家/地區從開辦首年僅 43 個,增加到上一屆 79 個,共計已有超過百萬名學生接受測驗。原訂 2021 年舉行的調查受疫情(COVID-19)影響延後一年,這次共有 81 個國家(地區)、共約 69 萬名中學生參與,為歷次最多。
台灣自 2006 年首次參加,今年已是第 6 次參與,最新結果將於 12 月 5 日全球同步發布。分析歷年成績,除了 2009 年閱讀素養 495 分低於 OECD 平均 499 分外,其餘各次評比不論閱讀、數學或科學素養分數皆高於 OECD 平均;若追蹤國際排序,也可發現台灣學生在科學、數學均維持高水準,閱讀表現則相較有起伏,經常成為我國教育政策檢討的首要標的。
歷年台灣PISA各領域排名。整理製表:趙宥寧
但 PISA 的目的並不是要評斷表現的好與壞,而是要深究讓學生、學校和教育體系都成功的方法。《親子天下》曾在 2018 年專訪領導 PISA 的 OECD 教育和技能主席安德列‧史萊賀(Andreas Schleicher),他提醒,「比排名更重要的是,他們(排名前十的國家/地區)為什麼成功?」而 PISA 的確影響了台灣的教育走向。
PISA各領域歷年第一名地區。整理製表:趙宥寧
閱讀素養:每5人就有1人未達基礎水準 111學測出現長題幹、跨學科的綜整題型
PISA 2009、2018年均為閱讀主測年。台灣除了 2009 年閱讀素養 495 分低於 OECD 平均499分外,其餘皆高於 OECD 平均;但國際排序則相對起伏跌宕,排行在 16 到 23 名之間。
2018 年 PISA 國家研究中心主持人由國立台南大學教授洪碧霞擔任,其研究團隊出版「PISA 2018 台灣學生的表現報告」。報告顯示,儘管台灣閱讀素養表現趨勢無顯著改變,頂尖表現學生人數逐次上升,但低分群學生也有增加趨勢。若進一步分析,台灣學生閱讀素養未達基礎水準比率,也從 2009 年 15.6%,增為 2018 年 17.8%。換句話說,台灣 15 歲學生中,幾乎每 5 位就有 1 位學生閱讀素養未達基礎水準,此數據雖低於 OECD 平均的 22.7%,仍明顯高於中國、新加坡、澳門、香港與加拿大等參照國。
2009 年以來,PISA 揭曉的閱讀素養讓世人重新思考語文教育的時代意義,也促使許多台灣老師開始在中小學推動閱讀理解。PISA 強調:
閱讀是在生活裡應用的能力。
閱讀素材應多元。
PISA 閱讀測驗題型包括以文字為主的「連續性文本」(小說、個人信件、說明文、官方文獻等),內容包含科普、史地、法律到文學、戲劇等,以及「非連續性文本」(表格、圖解、地圖、廣告等)。閱讀的基本核心能力是思考和判斷能力。
PISA 將十五歲青少年視為「準大人」,應該做好現代公民的閱讀準備。PISA 試題有大量開放性的問答,沒有絕對的對錯,學生要自行根據文本,找到理由。
配合 108 課綱,111 學年起的學測考題開始出現長題幹、情境式命題、重閱讀理解、圖表判讀,以及跨領域、跨學科的綜整題型,取代零碎、片斷的記憶與背誦型知識,也和 PISA 的教育目標不謀而合。
現任教育部次長劉孟奇,在 2017 年擔任大考中心主任時接受《親子天下》專訪中,提出上述升大學考試的變化方向,認為是符合世界趨勢,並建議學生「應大量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打破學科藩籬;平日就要多練習閱讀長文,然後檢視是否能完全理解文意,包括擷取正確訊息、統整解釋及反思評價等不同層次的能力。」
「PISA 2018 台灣學生的表現報告」也將台灣的受測學校,依所在區域分類為「都會與工商區」、「新興與傳統產業區」及「低度發展與偏遠區」。儘管各區域閱讀分數相較 2009 年均有提高,城鄉差距也略微縮減,但各區域標準差卻隨之上升,顯示區內個別差異幅度增大,若未針對表現較弱學校給予足夠資源,學校間的學業差距可能會擴大。
台灣學生閱讀素養朝兩極化方向發展,在多個亞洲參照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差距僅次於新加坡。為搶救台灣學生閱讀力,教育部國教署啟動「提升國民中小學學生閱讀素養實施計畫」,投注大量資源,提升中小學閱讀能量,並強化偏遠地區閱讀資源及增加閱讀教師。另也透過學習扶助方案,協助閱讀低成就學生強化閱讀素養。
數學排名均在全球前 5 但兩極落差和學習動機最挑戰
2012 年、以及即將公布的 2022 年調查均為 PISA 數學主測年。台灣自 2006 年第一次參與,便拿下數學科全球第一,自此雖略有退步幾名,仍位居全球前 5。但若細究標準差分析,台灣學生個別差異較大,弱勢群比率在前七名(中國、澳門、新加坡、香港、日本、韓國)的亞洲國家中為第二高,僅次於韓國。
雖然台灣名次多維持在全球前 5 名,但優異名次背後,也難掩飾成績退步的事實。根據 2018 年成績分析,台灣數學素養表現平均分數為 531 分,為歷次最低點。而在數學素養前七名的亞洲國家中,也只有台灣和韓國的成績為負面走向。
2012 年 PISA 數學素養評比中也發現,台灣數學學習落後的學生比例比其他國家高,呈現嚴重的 M 型雙峰分布。細究台灣內部受測成績,最好和最差的學生差距超過 300 分,相當於七年的受教時間。換言之,測驗對象的高一學生(十年級),數學程度可能只有小學三至四年級。
儘管後來數學都是輔測,但 2018 年 PISA 報告也揭示另一項警訊,也就是台灣數學高、低成就學生差異逐年縮小,這並非高低成就學生程度越趨中和,而是高能力群的學生退步幅度比低能力群的學生更大,又以男學生最為明顯。
今年是 PISA 睽違九年再度以數學作為主測,台灣學生數學素養有無精進、高低成就落差是否合理拉近,仍待進一步觀察。
科學素養也是優等生,但過半學生從未或幾乎不曾自己設計實驗
2006、2015 年是 PISA 科學主測年,台灣自 2006 年首度參與,當年拿下全球第 4,其餘副測年名次則落在 4 至 13 名之間,名次起伏與閱讀素養有得比。若以年度改變量來看,台灣學生科學素養趨勢無顯著改變,但仍可看出個別差異略為擴大。
細究高、低分群學生比率,以最近一年(2018)分析,台灣高分群學生占 11.6%,相較中國(31.5%)、新加坡(20.8%)、澳門(13.6%)、日本(13%)、韓國(11.8%)仍有待加強;但台灣低分群比率達15.2%,相較所有參照國都要來的高。
若檢視台灣 PISA 歷次高、低分群學生分數差異,PISA 2012 年差距 215 分最低,PISA 2015 年差異高達 260 分,也顯示高分群與低分群差異提升,研究團隊推估,可能是低分群學生分數下降,高分群學生分數上升,顯示台灣科學教育在拔尖、扶弱努力上仍待加強。
2015 年是最近一次以科學作為主測,透過情境、知識、能力、態度四向度發展評量試題,更首度引進探究實作概念,讓學生自己形成假設、找出變因(操縱變因、應變變因、控制變因)、設計實驗,這與單純動手操作的「做實驗」有所不同。
台灣教育長期是「考試領導教學」,PISA 2015 年教師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過半學生從未或幾乎不曾自己設計實驗,顯示我國學生在「評量及設計科學探究」表現相對較弱。這項關鍵發現,也與 108 新課綱自然領域的改革有所呼應,如今每所高中都設有「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必修,培養學生自我探究、論證的能力。
考試以外,更重要是態度 2018 PISA:台灣學生害怕失敗 全球第一
PISA 評比除了測驗閱讀、數學、科學三種素養,也會同步調查影響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學習成就的影響因素,其中包含主觀幸福感、動機信念、學習態度;學校氛圍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重要關鍵,調查項目包含學生違規行為(霸凌、紀律)、教學與學習(教師熱忱、教師支持),以及學校社群(合作與競爭、學校歸屬感)等。
在上一次發布的調查報告(2018 PISA)中,揭示了「台灣學生害怕失敗的排行,是全世界第一」,女生又比男生更害怕失敗;第二名害怕失敗的是新加坡,日本、香港、澳門也偏向害怕失敗。這項調查也掀起教育界議論,凸顯各界不該忽視成績排名以外的各種學習面向。
未來趨勢:非認知能力評量入題 全球素養、創意思考、團隊合作
PISA 近年不只關注學科素養,也將各界公認很難量化的「非認知能力」評量納為考題。例如 2015 年納考團隊合作,在參與調查的 52 個國家和地區中,新加坡位居第一,次為日本、香港、南韓,台灣則排行第 11 名。
而在 2018 年第一次全球素養測驗中,新加坡拿下最佳成績,次為加拿大、香港、蘇格蘭,台灣名列世界第五。全球素養不只關乎語文能力,更是轉換視野的能力。AFS 執行長丹尼爾・奧布斯特(Daniel Obst)在結果發布論壇中便指出,面對全球難題的唯一方法是全球協作,「因為我們只會全部一起成功,或全部一起失敗。」
PISA 2022 年則更加測「創造性思考能力」,內容有四個面向包括筆試、視覺表達、社會問題解決、以及科學問題解決。這項評比較其餘主科來得複雜,需要許多考前說明、溝通與「閱卷」時間,雖然已經完成測驗,結果將在 2024 年公布。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