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亞洲同志運動會於 4/29 正式開幕,並首次在台北主辦。此活動在 2002 年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正式舉辦第一屆,是亞洲第一場歡迎任何性別、性向、性別認同的國際運動會。
即便現在多元性別議題看似開放,但在世界上,LGBTQ+ 仍然遭受打壓:在三月時佛羅里達州通過「不說同性戀」法案,不鼓勵佛州學校在小學階段或以不適合學生年齡發展的方式,於課堂討論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此風波延燒至阿拉巴馬州,日前也通過法案,目前有約 20 餘州皆在推行此法案促成。
台灣作為第一個通過同婚法案的亞洲國家,著實在多元性別促成上有很大進展,但目前社會上仍有許多人,對於多元性別議題不太清楚,今天為大家簡單釐清一些性別認同的疑問。
生理性別是甚麼?
生理性別簡單來說就是「出生下來的性別」。由生殖器官及染色體基因定序,所決定出來的性別就是生理性別,通常區分為男生、女生、間性別,間性別 ( 或雙性人 )生來的性特徵(包括生殖器、 性腺和染色體模式),既不符合男性身體也不符合女性身體典型的二元對立概念。並不只是大家以為的,具有男女生殖器官而已。另外每年台灣都有約 40 位新生兒是間性別,大家可能會有間性別容易不健康的迷思。但其實大多間性別者的身體也都非常健康。
性別認同又是甚麼?
性別認同在類別上較為上較廣泛,也是大眾較容易搞混的問題,這邊會大略地簡述其中幾種。
性別認同就是「我覺得我是甚麼性別?」。關鍵在於心裡的自我認同。此時很多人開始產生疑問,啊我不就男、女生?這邊希望大家先放下成見,來了解多元的性別認同。
順性別
先以性別二元論的男、女性來說,若我的生理性別是男性,我也認為我是男性,那我就是順性別男生,同樣地也有順性別女性。這點大家可能較容易理解。
跨性別
「我覺得我的性別,是跟生理性別不同的。」一樣以性別二元論舉例:我的生理性別是男性,但我心裡認為我是個女性,那我就是跨性別女性。相反地,若生理女性認為自己是個男性,就是跨性別男性。很多人會認為,是不是要動過變性手術才算是跨性別者,但其實不用,最主要是自己心理對自己的性別認同。也有人會說,跨性別是不是同性戀,這一點又牽扯到下面會解釋到的性傾向,但我先說答案是,不一定。〈延伸閱讀:《丹麥女孩》:以活出真實自我的勇氣,紀錄跨性別者的不凡經歷〉
非二元性別
「我的性別,跳脫非男即女的二元框架。」非二元性別的定義很廣,但主要是跳脫固有的性別二元論,覺得純用男、女兩個詞彙來定義都不合適。我們舉其中幾個來說明。
非二元性別底下有許多分類,例如:兩性別 Androgyne,指的是「亦男亦女」,同時覺得自己擁有兩種性別;雙性別 Bigender,指的是「時男時女」,他可能今天覺得是男生、明天覺得是女生,都有可能,但在當下只會存在一種性別。流性別 Fluid表示同時在兩種以上的性別間流動。無性別 Agedner,自認不屬於任何性別。
因此遇到非二元性別者時,別再問「該稱呼您先生還是小姐呢?」國際上會以 they 代替 he/she,並以 Mx 的稱呼代替 Mr/Ms,有許多國家也開始允許登記 X 性別,代表不註明、非男或非女。
性傾向代表甚麼?
性傾向意指「喜歡甚麼性別的人。」,而性傾向著重在性別認同而非生理性別。簡單地先以性別二元論區分,若喜歡異性 / 同性,則是異性戀 / 同性戀。雙性戀代表兩個性別都喜歡。另外還有泛性戀,泛性戀表示「我喜歡你,而我不在乎你的性別為何。」泛性戀者跳脫性別的框架,喜歡的是這個人本身,是超乎性別的。
這裡可能大家會有疑問,那如果我是跨性別女性,而且我喜歡女性,那我算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跨性別女性在性別認同上,已經把自己當作是女性了,所以若她喜歡的是女性,那就是同性戀的跨性別女性。所以性別認同跟性傾向是分開的,並沒有絕對的相關性。
性別是流動的光譜?
編輯在搜尋資料時,看到一段非常貼切的描述如下。「我們會常說性別是個光譜,但光譜就是畫好兩端點,在中間取其定義,這就是很二元的概念,性別應該是一個宇宙,有著各種不同的星球。」( 取自台大法律系學會學術部)。性別認同是很主觀,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星球,因此我們也沒必要去評價他人、幫別人下定論,只要尊重即可。
這個社會上,我們總是輕易幫別人貼標籤,但在多元性別上,我們更應尊重每個人的選擇,而非以社會的框架侷限他人。也希望透過對多元性別的認識,讓 22 年前的葉永鋕事件,別再發生於現今的社會。
主圖來源:Pexels
copyright by share99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