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三黨總統候選人大致抵定,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在6月上旬來台與3人見面,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則在媒體深度訪台時,稱與副總統賴清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及國民黨新北市長侯友宜等3黨總統候選人多次互動經驗,「他們三個我都很喜歡」,外界也關注2024大選美方態度?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尹麗喬(George Yin)受訪時表示,美國還在觀察大選形式,不論哪黨執政,美國已視台灣為亞太重要戰略伙伴,但他也認為,因為蔡英文執政,民進黨本在華府是有領先優勢,但在國民黨也積極經營下,現在已沒有那麼絕對。
尹麗喬提到,蔡英文執政8年期間,台美雙方具有信任基礎,民進黨在華府呈現正面印象;不過國民黨在朱立倫任黨主席後,派國際部主任兼駐美代表黃介正等人努力奔走,也闖出一些成績,確實改變了美方某些人過去對國民黨的印象。
黃介正是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曾派駐美國、擔任陸委會副主委,於2021年擔任國際部主任,2022年4月兼任國民黨駐美代表。
尹麗喬認為,不管什麼政黨執政,美國視台灣為印太戰略最重要的夥伴之一,不過總統蔡英文不再連任便存在不確定性,美國與未來的總統必須就台美就政策偏好、國防外交戰略,美中台區域情勢研判等議題再磨合,三咖督的狀態又使選舉情勢更為複雜,目前各黨的論述都還在發展當中,所以都還在觀察。
尹麗喬也分析,三黨候選人各有擅場,美國對蔡英文執政8年讚譽有加,民進黨現提名副總統賴清德,不僅可承接蔡英文的資產,自己也戮力研究國際關係,不少觀察家都看在眼裡;不過美方也會擔心中國對賴清德會不會仍有疑慮,是否容易引發中國的不理性作為。
尹麗喬也說,美方眼中,國民黨提名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是「一張白紙」,發揮空間很大,但也存在更多不確定性,過去他是地方型政治人物,甚少對兩岸與國際關係發表看法,所以美方對他保持好奇。
不過,尹麗喬也提醒,「一張白紙」像是「雙面刃」,侯友宜的壓力是要把空白填滿。
至於剛訪美歸國的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尹麗喬則表示,美國也清楚,在台灣年輕世代之間具有一定支持度,相對4年前訪問美國也有較多準備,尹麗喬指出,柯文哲的說詞從主張「強國等距」轉變到要改掉「強國等距」,還呼應美國對台灣安全情勢的憂心,大談建軍備戰,對重視政策一致性與延續性的美國來說還是「待觀察」。
尹麗喬也強調,美國無論民主或共和哪一黨執政,在乎哪台灣領導人的都是一致性(consistency)與延續性 (continuity),每個論述背後都承載脈絡與歷史意義,美國重視每次的說法與論述是否一致,在現在複雜的區域情勢之下,怎麼保持平衡,不要讓情勢失控,這也是美國對每個陣營檢視的標準。
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將訪中,尹麗喬也說,中美之間是競爭而非衝突,保持鬥而不破的氣氛,雙方高層見面固然會討論台灣選舉對兩岸與中美關係的影響,但「討厭中國」是華盛頓共識,中美關係無法有根本性地突破,頂多只是不要惡化。
尹麗喬分析,美國政府最優先關心的,還是台灣的國防,若對岸輕舉妄動,台灣會如何因應,美國和蔡政府之間密切合作的國防政策如何延續,例如美方有不少聲音,對台灣把資源放在籌建潛艦戰隊,各陣營態度,都是美方觀察的重點;而藍白兩黨也清楚美方主打不對稱作戰,與美國交流時也都提出不同版本。
尹麗喬也補充,美國不只看三個候選人,也積極關切三個候選人背後的整個國安團隊,誰會是執政時,國安事務各個領域的主要角色,用人愈有能力,評價也會有所改變,而美方雖在檯面上宣示中立,但不能排除在選舉後期透過一些手段表達偏好、影響台灣民意輿論,「現在沒必要出手,就算想要也不適合。」台灣2012年總統大選,蔡英文訪美遭特定人士透過國際媒體放話質疑其兩岸政策,就是範例,尹麗喬也強調,台灣歷次總統大選,美國從沒押錯,通常站在贏家一方。
留言 1
$$✈️陳Erik (V250d🚗🚙)
美國公開場面話不是一向如此嗎? 實際上怎可能支持跟中國友好的人
2023年06月17日03:2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