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保暖您做對了嗎?寒流來襲只想待在家,很多家庭都會選擇開暖氣或暖爐,提高室內溫度,但也較為耗電。《Hello醫師》分享5個省錢的保暖小撇步及常見迷思,讓民眾可以度過寒冬又省荷包。
溫馨提醒:冬天不僅在外要做好保暖,在家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我們待在室內的時間更長,讓身體維持在舒服的溫度、降低溫差變化,才不容易感冒或生病。
1.穿多層保暖 吸濕排汗衣物最禦寒
面對寒冷天氣,多穿幾層衣服,確實有助禦寒,但每個人體質不同,有的人容易覺得冷,有的人對冷較無感;多層次穿衣的好處在於穿脫方便,當覺得熱時,只需要脫下外層的一、兩件衣物即可。
當然,選擇保暖的衣服材質也很重要,天然纖維與吸濕排汗質料例如聚酯纖維,皆能有效禦寒;蠶絲和羊毛則屬於透氣纖維,除了保暖還能幫助身體排汗。
此外,法蘭絨布和羊毛絨,也是禦寒熱門衣物之一,但建議須搭配內著衣物,不建議直接接觸皮膚,因為它沒有吸濕排汗的功能,稍微流汗就可能變得濕黏,反而讓身體感覺更冷。其實,只要穿一般的短袖上衣,再加上一層能隔絕外面溫度的衣物,以及防風防水的外套,寒冷氣候就拿您沒轍了!請謹記,身體愈是乾爽,所能保留的熱能愈多,相對愈暖。
2.頭和身體要保暖 在家穿襪子拖鞋
您可能聽過這樣的說法,人的頭部散熱最快,所以只要頭部暖了,全身就暖了,但這並不完全正確。
頭部禦寒能力的確較弱,而且,當頭部受寒時,寒意會透過頭皮上大量的血管,傳送到身體部位,因此讓人覺得冷,所以頭部的保暖和身體一樣重要。
此外,戴上圍巾能讓胸部和頸部保暖,同時還可以幫助臉部防風,若還覺得冷,也可以戴上耳罩,讓頭頸部保暖更周全。
在戶外活動時,可以在鞋裡放鞋中底,有助於隔絕自地面傳送至鞋子的冷涼感;因腳會排汗,回到家後,記得換上乾淨襪子,避免因汗水讓腳感到冰冷。
3.封住風口縫隙 房間中心最暖和
想減少暖氣的電費開銷,聰明的方法是封閉住家的風口,避免外面的冷空氣進入屋內,要留意的地方包括像門縫、窗口及屋頂。
白天有太陽時,可以拉開窗簾讓陽光投射進家裡;晚上則要關緊窗戶,並密封隙縫;使用地毯或厚窗簾,能更有效防止地板和窗戶的熱能流失。
為了避免赤腳踩在地板上覺得冷,除了穿拖鞋外,也可舖上地毯;現代人房屋格局,一開門就是客廳和沙發,但屋子或房間的中心會感覺更溫暖,若想要保暖一些,也可選擇房屋中間位置。。
4.聰明使用電暖器與暖氣
在台灣冬季使用電暖器與暖氣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讓居家更舒適並且節能:
- 確保空氣流通:電暖器周圍不應堆放雜物,尤其是出風口,避免阻礙熱空氣流動,減少火災風險。
- 保持適當溫度:建議室內溫度設定在20~24°C,既能保暖,又可避免能源浪費;若室內空間格局有分區,僅加熱常使用的空間,提升室內溫度會更有效率。
- 保濕與空氣品質:暖氣會降低空氣濕度,建議使用空氣加濕器,或在房間放置水盆,即可避免乾燥問題;定期清潔暖氣設備或濾網,避免塵埃和細菌累積影響健康。
- 採用節能設備:選購經濟部能源效率標示1級的設備,有助降低耗電量。
- 關閉不必要的暖氣:離開房間時關閉暖氣,並善用門窗隔熱條,以減少熱能流失。
- 避免過度使用:長時間使用暖氣,可能導致皮膚乾燥或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應適當休息並通風換氣。
5.在家烹飪多運動 不建議喝酒暖身
冬天讓人特別想吃熱騰騰的火鍋,或能暖胃的食物,所以不少人會在家料理,不論是燉湯或烘焙,烹飪過程所使用的熱能,可幫助暖和整個空間,同時也能享用美食,真是兩全其美!
享受美食之餘,有的人會想藉酒暖身,不過根據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簡稱BHF)的資料,人在喝酒後雖然會感到身體發熱,但這其實是因為酒精促使血液往皮膚表面流,造成喝酒臉紅、感覺身體發熱的現象;然而當血液從器官流向體表時,人對冷的感知系統會變遲鈍,且身體核心溫度也會下降,可能導致體溫過低,尤其冬天在外宿醉的話更是危險。
面對寒冷的冬天,建議少坐多動,透過運動燃燒卡路里,身體促進新陳代謝也會提高其溫度,在家做簡單訓練動作,或是做家事,都能夠達到暖身的作用。
---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