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十年跨距的寫作:我(40度)翻出了十年前的日記(by 30度),然後兩個人對話了起來。我希望用誠實換得共鳴,10年前的日記只節錄不改動。無論你幾歲,也許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
【對話】
30度:不知怎麼搞的,三十歲的我經常很生氣。
40度:放寬心,40歲的你會變喪氣。
【30度日記】
不知怎麼搞的,三十歲的我經常很生氣。
太陽曬得炙熱難耐,生氣。交通堵得水洩不通,生氣。為工作付出很多卻換來負面評價,生氣。與同事頻率不對盤起了摩擦,生氣。家人在小細節上不夠了解我……還是,生氣。
然後我發現,不是環境的問題,會生氣,都是因為自己。
於是我報名了一對一拳擊課。
拳法大致上分三類:直拳(攻擊鼻樑)、鉤拳(攻擊臉頰)、由下而上的鉤拳(攻擊下巴),再加上左手右手出拳的方式不一樣,基本拳法就應該有六種。教練在你學會這六種後,會以混亂的排列組合出題,訓練你的協調性和反應速度。總之,靶心亮出就揮拳,但是要以正確的姿勢,否則對方根本感受不到力道。
要專注看靶心,要輕輕彈跳保持身體靈活度,要隨時調配重心,否則拳一出人也跟著跌倒了。
這是一種非常累人的運動,我好幾次臉色蒼白差點喘不過氣,教練也怕我昏倒在課堂上,結束前就喊停。
幹嘛這麼折磨自己?簡單說,因為我的憤怒無處發洩。
我知道說起「三十而立」這個人生目標聽來虛無飄渺,而且有一種「喔拜託,你也太老派了吧!」的味道,但是人似乎總免不了在特定的年齡強說愁。
我三十,存款少得可憐、投資賠了一點、沒有負債但還住在家裡、看著父母一天一天露出老態卻無能為力、想去看世界有多大卻沒有勇氣。
我三十,並沒有擲地有聲的工作、沒有人人稱羨的物質生活(好吧,連讓自己滿足的心靈生活都沒有),只有幾個家人(時常互生悶氣的那種)、一些朋友(遇到戀愛會自動蒸發的那種)、以及兩條狗(一個禮拜不洗澡便想把牠們丟掉的那種)。
庸庸碌碌的上班,占掉人生快要二分之一(這年頭不主動加班還能保住工作嗎?),睡覺也占了人生三分之一,剩下的六分之一,才是自己的時間,還要分散給許多生活的瑣碎事務,能夠靜下來,聽聽自己的需求,完成自己夢想的時間,能有多少?
這樣你了解了我的憤怒了嗎?你,會不會生氣?
我一拳又一拳的試圖打在靶心上,拳擊時打對位置的響亮碰撞聲聽了很過癮,但相對的,打不準就會傳來有氣無力的噗噗聲。當身體才沒揮幾拳就疲累,噗噗聲開始多於響亮聲時,你才會發現,要控制身體做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頗有難度,而那個難度的挫折,又是另一種憤怒和無奈的開始。
也許,烈日直曬的惱人懊熱、烏煙瘴氣的通勤人生、鳥事一堆的辦公室生活、人人自我中心的職場生態、清官難斷的家務事會令人憤怒……
但是,這些都比不上對自己失望的憤怒層次吧。
【40度回應】
三十而立卻不立的焦慮我懂,因為我四十也做不到不惑啊。
我想說的是:「XX歲必達成的XX樣成就」,根本就是社會化之下的僵硬框架。有誰能證明一定得符合這些條件人生才會快樂?
十年後的我,物質條件變優渥了,工作上更有效率不過壓力變大,情感上本來可能走進婚姻但終究無疾而終……快不快樂?很多時候不快樂,而快樂的時刻總會伴隨其他複雜的感覺,使得快樂變得不單純。對人生,我依然充滿困惑。
但我學會一件事情,對自己講:「沒關係的。」
沒關係,想通需要時間。沒關係,別人的標準並不適用於我。沒關係,我只把注意力放在願意欣賞我的人。
Angry young man 幾乎是每個曾經年少的人都會走過的時光,看什麼都不順眼,尤其對既得利益者及時局。深究其中的心理折射,那拐彎處是對自己的心虛、氣惱、焦躁與無力感,其實是看自己不順眼。
沒關係的,這都是過程,都很自然。
因為等你四十歲,更會發現原來不可控制的事物有那麼那麼多,強取或強求的方式結果都慘不忍睹。喪氣會取代生氣。
但沒關係的,無論是生氣、或是喪氣,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因為我們是人,我們並不完美,所以我們更學會了寬容和大度,去理解別人更理解自己。
理解拳擊是高度心肺有氧運動,對維持身心的強健有極大助益,而我,正打算再度報名。
◎Photo Via:pexels、unsplash
◎延伸閱讀:
尋找情緒避風港:4大虛擬治癒處所,ness wellness、HeadSpace…從冥想指導到情緒管理,為心靈健康所帶來的無限可能
留言 1
medhr2020
風向文一篇,而且全文不知所云,文句和思路表達,堪比幾十年都在騙吃騙喝的電視名嘴。
04月10日19:0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