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孕婦何時施打COVID-19疫苗最好?醫師曝關鍵時機是…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2021年06月23日10:09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孕婦最好何時打疫苗呢?以及打完疫苗後出現哪一些不適徵兆時,應該立即就醫?
孕婦最好何時打疫苗呢?以及打完疫苗後出現哪一些不適徵兆時,應該立即就醫?

250萬劑來自美國捐贈的莫德納疫苗抵達台灣後,這兩天政府也宣布將孕婦納入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第六類對象,並且讓孕婦有AZ和莫德納兩種疫苗選擇。但是,孕婦最好何時打疫苗呢?以及打完疫苗後出現哪一些不適徵兆時,應該立即就醫?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醫師表示,美國捐贈台灣的莫德納疫苗開始施打後,不僅疫苗的數量增加,也讓民眾多了一個不同作用原理的疫苗可以選擇。洪醫師說,這兩天門診中詢問接種疫苗相關事項的孕婦個案數暴增。最關心的問題包括:孕婦適不適合打COVID-19疫苗?懷孕期間什麼時候接種疫苗比較恰當?要打那一種疫苗?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對胎兒或母體會有不良的影響?接種疫苗前要注意什麼事情?打了之後會有什麼症狀?出現什麼情況該趕快回醫院檢查?

因應疫情的變化,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日前特別成立了一個「懷孕與COVID-19」工作小組,結集國內數個醫學中心產科主任、醫師,定期討論COVID-19對懷孕影響相關研究的最新發展,並就國內各醫院在產科防疫流程和處理確診個案的經驗進行分享。

工作小組成員之一、台大醫院婦產部施景中醫師指出,無論是輝瑞-BNT、莫德納或是AZ疫苗,目前的證據顯示,孕婦接種這些疫苗並不會增加胎兒先天畸形、流產、胎死腹中、早產,或懷孕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孕婦可以安心接種。雖然國外專科醫學會並沒有建議將孕婦列為優先接種對象,也沒有建議應全面對孕婦進行施打疫苗,但一致強調,孕婦如果有染疫的風險時,不需要因為擔心疫苗可能對胎兒或孕婦本身引起不良副作用或併發症,而不願接種疫苗。

孕婦選擇哪一種製程製備的疫苗施打比較好?

至於孕婦應該選擇哪一種製程製備的疫苗來施打比較好,施醫師解釋,相對於以腺病毒為載體製成的疫苗(AZ、Janssen),國外在懷孕期間接種mRNA疫苗(輝瑞-BNT、莫德納)部分已經累積了超過3萬5000例的個案數和經驗,關於疫苗的安全性數據比較完整,因此建議孕婦如有意願接種COVID-19疫苗時,還是以mRNA疫苗為優先考量。

孕婦何時打疫苗比較好?醫師曝關鍵時機是…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產科主任區慶建醫師說,懷孕期間任何階段,甚至是產後哺乳的媽咪都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雖然如此,大多數的醫師傾向建議孕婦延緩至第二孕期,也就是滿13週後再施打疫苗,避免與懷孕前三個月常發生的萎縮性胚囊、自發性流產、胎死腹中,或早期診斷出的重大畸形有不當的聯想,造成困擾,這也是英國和德國醫學會建議施打的時期。當然,如果婦女在懷孕初期因工作或個人因素有暴露染疫風險時,則應考慮接種疫苗來保護自己。區慶建醫師也強調,孕婦要不要接種COVID-19疫苗,應該視個人情況,評估過可能的風險和好處後再施打。如果有疑問的話,可以先和醫生討論過後再做決定。

除了曾經對疫苗有嚴重的過敏反應病史,或是罹患風濕免疫疾病必須例行住院的人不適合打COVID-19疫苗外,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陳彥廷醫師建議正在發燒、罹患急重症治療中、或是有明顯感冒症狀的孕婦,等到病情穩定之後再接種疫苗,避免和施打疫苗後的反應發生混淆。在懷孕期間如果有使用阿斯匹靈或其他抗凝血藥物的人,並不需要停藥或更改劑量。

至於接種疫苗後的反應,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葉長青醫師指出,國外的統計資料顯示,除了注射部位疼痛外,有將近三分之二的人在接種完疫苗後會有疲倦感、肌肉酸痛或頭痛的現象,少部分的人可能還會有噁心、嘔吐、發燒、甚至是畏寒的表現。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多半輕微,可以藉由休息、補充水分、或是服用普拿疼來改善,在48小時內就會緩解。

學會副秘書長、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莊雅淳醫師也提到,國外有報告接種COVID-19疫苗後出現免疫血小板低下症的案例,發生時間大多介於接種疫苗後5到28天。因此,工作小組的醫師專家們提醒,如果接種疫苗後持續高燒、出現嚴重頭痛、視力改變、嚴重腹痛、呼吸困難、四肢浮現紫斑等症狀時,應該立即就醫尋求協助。

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後,有這一些徵兆要速就醫檢查

最後,洪泰和醫師特別強調,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後,如果出現陰道出血、懷疑破水、規則宮縮、持續下腹疼痛、或是自覺胎動減少的情形,應該儘快前往醫院進行檢查,確定胎兒健康狀態。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7

  • @lapdπ/@chou
    外國人的體型大,適合高劑量的疫苗量,對於亞洲人嬌小的身形,這種劑量會不會太多了,指揮中心的牙醫神醫;也不敢保證是不是安全! 孕婦最好還是不要打肺炎疫苗,免得xxx!
    2021年06月24日08:45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6月23日14:48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6月23日13:47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6月23日11:46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6月23日11:1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