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怡琳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責任編輯/吳丹華、王美珍
編按:方文琳9/25在臉書分享自己罹食道癌零期,目前已術後2個月,且不用接受化療。但在等報告的期間,女兒擔心的淚水讓她「心都碎了」!食道癌患者以男性居多,方文琳則可能忽略了2個危險因子。她表示,因更年期的身心煩躁,養成了睡前喝高粱酒尋求放鬆的習慣,加上平素愛喝熱湯,增加了罹癌風險。透過本文一起來了解如何預防食道癌?
2018年54歲的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因食道癌辭世;同年稍早57歲資深藝人安迪,也同樣不敵食道癌,確診後一個多月即撒手人寰,引起譁然。
到底「食道癌」如何成為中年殺手?如果及早預防,是否能避免這突如其來的遺憾發生?
其實上述2人並非罕見個案,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指出,近年來在台灣,食道癌發生率逐步上升──2017年全國癌症死亡率排行第9名,每年全台新增2千多名病例,好發於50至70歲的中老年人,其中9成患者為男性,關鍵就在於和「危險因子」的暴露有關。
飲食習慣為主因 避免5大危險因子累積
梁程超說明,食道癌的家族遺傳機率較低,反而是飲食習慣不良,食道黏膜受到刺激、傷害,身體細胞在持續頻繁的修復過程中,就有可能造成病變,誘發所謂的致癌基因。
嚴凱泰曾嚴重發福,後來瘦身有成時,說道:「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控制什麼?」被網友奉為減重金句,卻沒想到命喪於這項「吃出來的癌症」,令人不勝唏噓。
食道為長約20至25公分的中空管狀器官,從頸部延伸至胸、腹部,鄰近心肺等重要器官,是食物入口後的必經通道,梁程超提醒,須特別防範以下5大危險因子,避免累積後續傷害。
1. 抽菸、喝酒、嚼檳榔
烈酒一下肚,胸口會感到一陣灼熱翻騰,代表酒精已嚴重刺激黏膜,由於食道和胃部不同,既不耐熱也不耐酸,若再加上抽菸、嚼檳榔等習慣,罹癌風險更是倍增,也是臨床最常見的罹病原因。
2. 常喝滾燙的熱湯熱茶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年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湯、熱茶或熱咖啡,列為食道癌致癌物質,對蛋白質和黏膜都會造成灼傷,建議別迷信「高溫沖泡」,只要入口後感到會燙舌的程度,最好先放涼再飲用。
3.醃漬物等加工食品
醃漬的食品如醬菜、鹹魚等,或是加工食品如香腸,添加許多亞硝酸鹽,對食道及胃部都會構成不良影響,也會增加癌化風險。
4. 嚴重胃食道逆流患者
暴飲暴食讓胃酸上湧,容易引起食道下端病變,尤其近年胃食道逆流盛行率攀高,須盡快治療以免衍生併發症。
5. 頭頸癌、口腔癌患者
臨床上常看到雙重癌症,因為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和食道癌類似,不少患者是因為頭頸癌檢查或照胃鏡,才發現合併食道癌。
殺人於無形 2大關鍵症狀要小心
食道癌從確診到病重,往往讓患者及家屬感到猝不及防,事前難道沒有任何警訊?
由於食道並無感覺接受器,癌細胞在黏膜上不痛不癢,只有腫瘤在食道中段產生潰瘍時,會引起胸痛或異物感,因此初期罹患食道癌時,幾乎無聲無息,等到發現時,通常為時已晚,整體5年平均存活率僅12到15%,可說是最凶險的消化道癌症。
由於食道本身缺乏彈性,等到管腔內被腫瘤大幅占據,就會像通道被堵住一般,吃東西變得「卡卡的」,因此食不下嚥和體重暴瘦,是2種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如果伴隨咳嗽或容易嗆到,代表連口水都不易吞嚥,恐怕腫瘤已達較嚴重的階段。
晚期難根治 年輕人也得防範
食道癌患者不僅限於中老年族群,梁程超強調,別仗著年輕力壯就不忌口,因暴露危險因子的時間,和罹病的機率高低有正相關,「如果10幾、20歲就開始接觸菸酒檳榔,病程也可能加速提前,過去就有40歲不到的食道癌案例,病人自己都不敢相信。」
而他觀察患者治療過程,通常痛苦不堪,若是晚期才發現,必須經由開胸手術,切除大部分食道再重建,甚至是無法開刀根除,只能嘗試化療或放射療法,因此病況才會看起來又快速又凶猛。
梁程超評估,如果癌細胞已侵犯到淋巴腺,即使手術切除患部後,也容易引起復發,預後不佳,如消息所指,嚴凱泰的癌細胞又轉移到腦部,最後幾乎是無力回天。
怎麼預防?多吃新鮮蔬果加強黏膜抗氧化力
過往食道癌的發生,被認為和社會勞力階層的生活型態有關,如營造工人為了提振精神和搏感情,菸酒檳榔來者不拒,但實際情況卻不盡然如此。
梁程超提出國外研究分析,東方人由於缺乏特定酵素,有些人喝酒比較容易臉紅,代表酒精代謝速度較慢,只要貪杯又有其他危險因子,就是食道癌的高危險群。
反之多吃富含葉酸的綠色蔬菜,或柑橘類等新鮮水果,其中維他命C的成分,可以加強黏膜組織的抗氧化力,及阻礙亞硝酸鹽合成,等於減少食道的內憂外患。
他奉勸菸酒檳榔不離身的男性,在定期口腔癌篩檢外,最好加做消化道內視鏡檢查,藉由觀察細胞紋路和微血管的排列,由醫師判斷是否有癌症病變前兆,並且讓患者接受正規治療,才能把握黃金救命時機。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