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會考「社會科」試題有幾大特色,包括:①文字量多:為了符合素養命題情境的鋪陳,部分試題的題幹長,提供歷史史料、地理區域的描述等;②圖表題多:111年圖表題超過60%,112年占46%;③與真實世界高度連結:取材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如幸福巴士政策、公費疫苗的施打對象等。
綜觀來看,113年社會科命題,仍不脫以上幾個特色:總文字閱讀量與過去相當;圖表題佔比超過 50%(單題部份的圖表題有26題,題組的圖表題有4題)。
整體來說,社會科若想考得好,除了學科先備知識之外,還須具備閱讀理解、圖表轉譯,以及整合知識的能力。
1 考資料解讀及圖表轉譯能力
圖表題考的是,學生對於資料解讀和圖表轉譯的能力。第 23 題以2022 年8月前四大外籍移工來源的部分資料為素材,學生需根據表中的國籍、性別、產業移工、社福移工與總人口比例等數據資料,判斷我國外籍移工存在何種現象。
第 33 題以「太平洋光纖電纜網路」為素材,該電纜為一條橫跨太平洋的海底電纜,表中呈現四條海底電纜東、西端點所在的位置,學生需運用經緯度的概念,判斷其中哪一條最可能連接東南亞市場。
2 考跨科整合的能力
部分試題取材跨學科(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整合,評量學生統整學習內容能力。
第 51題以美國眾議院從 2000 年、2010 年、2020 年各州席次變化的資料為素材,說明臺灣現行立法委員選舉也採用類似方式,學生須運用地理、公民與社會科的學科知識,判斷臺灣各行政區的人口分布狀況與立委席次分配的關係為何。
3 取材貼近真實生活,連結時事新聞
命題取材貼近學生真實生活,著重學科知識的實用性,希望讓學生有感知識是「用得出來」的。
第1題以市場規格之外但品質無虞的農產品,也就是規格不符或賣相不佳的農產品會被農民分享給親友或作為肥料跟飼料,盛產時還可能出現遭大量棄置的問題為素材,學生需運用農業相關概念,分析何項作法較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第 46-48題組,以 2022年4月政府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中將「電動自行車」更名、車牌進行管理、強制納保及年齡規範等措施為例,學生需運用學科知識判斷民眾喜愛使用的原因、此變革須經何種程序,以及違法時相關的法律責任為何。
去年112年第9題,則以新冠肺炎疫情時疫苗接種對象為例,民間團體呼籲政府 應將逾期停留或逾期居留的外國人納入疫苗施打對象,評量學生能否判 別民間團體的呼籲隱含何種觀點。
4 引導學生關注公共議題
從111年起,會考試題取材加入公共議題的關注和全球環境的關懷,希望引導學生更關心所處的社會和全球環境相關的議題。
第26題以石門水庫集水區範圍圖為素材,學生需運用水文相關概念及圖能力判斷,評估若要針對此水庫的相關問題作整治,何項說明最合理。
去年112年第3題,則以某研究針對格林蘭島上居民進行「氣候變遷對人類心理影響」的抽樣調查為例,從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曾親身經歷全球暖化對生活帶來的影響,學生需運用所學,推論出當地居民最可能擔憂的事情為何。
照片提供/新北市教育局資料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