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全民打詐大作戰/政府打詐民眾無感 警:重點在於防堵二次詐騙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01月31日10:30 • 發布於 01月30日21:40 • 楊仁翔採訪
示意圖。 (pixabay圖庫)
示意圖。 (pixabay圖庫)

為面對詐騙犯罪造成的嚴重治安問題,政府加大力道打詐,但人民卻似乎無感,甚至認為「越打越詐」。對此警方表示,由於詐騙犯罪具有「低風險、低成本、獲利高」的特性,再加上後疫情時代的發酵,讓詐欺犯罪更難以杜絕;同時也強調,打詐工作仍有必要持續,目的不是要根絕,而是降低受害金額,避免被害人二次被詐,甚至更進一步讓民眾對詐騙免疫。

台灣詐騙犯罪猖獗,根據警政署「警政統計查詢網」顯示,2024年1至11月間,全國刑事案件(不含駕駛過失)總計331,669件,其中詐欺犯罪就高達101,122件,佔所有刑事犯罪中的近三分之一,而其他犯罪態樣,包括暴力犯罪(343件)、毒品(33,363件)、竊盜(47,645件)、傷害(15,810件)、槍砲彈藥(1,177件)等案件數量,都遠遠不及詐欺犯罪。

傳統暴力犯罪已消逝 詐騙成為犯罪首選

為何台灣詐騙犯罪如此之高?警政署「165反詐騙諮詢專線」中心祕書莊明雄指出,多數刑事犯罪最終的目的其實還是「賺錢」;而詐騙犯罪由於多半是使用電信管道,既不用露面,還可遠端進行,因此具有「風險低」、「成本低」、「獲利高」的特性,導致想走歪道、牟取不法利益的人,多半都採取詐騙手段,甚至已成為一個具高度組織性的產業鏈。

莊明雄更不諱言的表示,從相關統計數據或新聞報導,就可發現過去大家常關注到的擄人勒贖、銀行搶案等「傳統暴力犯罪」,近年來已經逐漸消失,因為犯罪就是為了錢,而哪個最好賺自然成為犯罪首選。莊明雄說:『(原音)假設我們倆要做壞人、要賺錢,你現在做詐騙賺一千萬好了,那我今天綁一個小孩也是一千萬,為何不敢做?因為被捉到是唯一死刑!我要擄一個老闆的兒子,我要跟(蹤)多久?還要買一台人頭車、至少3、4個(幫手),還是我做詐騙集團?當車手領一下、沒有風險啊,被捉到後警察也扣不到我的錢,我出來後再領錢、老闆再給我錢就好了。』

疫情催化 網路成為讓民眾「可信」的犯罪管道

而近年來詐欺犯罪數量不斷攀升,莊明雄也直指「疫情」是重要的催化劑。過去人民多半習慣實體交易,網路銀行、購物等普遍接受度不高,一旦受騙的人要去臨櫃提領現金時,也多會有銀行行員或員警攔阻;但如今網路轉帳方便、民眾也更加接受視訊、直播、社群所提供的內容,因此詐騙的手法也隨著科技與民眾使用習慣,開始不斷翻新。莊明雄說:『(原音)你以前會「視訊」開會嗎?幾乎不會,所以這就是人民對於網路依賴度變高了;以前在網路上教人投資?投資是不能在網路上找的,要去證券行開戶、要去參加股票公聽會,那怎麼(現在)網路上就相信?形態不一樣,因為疫情期間很多活動都線上了。』

至於警方該如何以執法方式,阻絕詐欺犯罪繼續泛濫,莊明雄坦言就目前現況而言,難度的確相當高。由於目前詐騙資訊主要傳散在Meta、YouTube、LINE跟抖音等網路平台上,雖然打詐四法及打詐行動綱領2.0上路後,已經開始針對平台進行管制,但實際成效仍需一段時間醞釀;另外受益於網路通訊技術的發展,目前詐騙犯罪源頭有九成以上來自境外,相對台灣這邊則僅是車手或人頭等下游,對於詐騙的源頭打擊仍有難度。

打詐宣傳民眾無感 重點在防治二次被詐

賴清德總統日前前往警政署勗勉時,特別點出警方偵辦詐騙案件的成果,與民眾的期待仍有巨大落差,更是直接表示「目標尚未成功、同仁仍需努力」;而近期立法院刪減「165」中心預算,也讓卓榮泰院長大喊將讓打詐能量「大打折扣」。面對上級長官交辦壓力、民眾卻對打詐成效無感,相關預算又被刪減,對此第一線執法多年的莊明雄也大感無奈。

莊明雄分析,打詐的方式可分短期「165」的宣導防治、中期的資通訊金融管制、及長期的網路管制法令做為,雖然法令已經上路,但仍需要一段不短的陣痛期;至於「165」所做的防治宣傳,是否有符合大眾認可的成本效益,莊明雄直言,「165」成立是因為有需求,而民眾為何有需求?是已經接到詐騙資訊、甚至已經被騙,因此識詐、防詐的工作仍然要持續去做,不然受騙的金額會更多。莊明雄說:『(原音)你說犯罪宣導民眾不聽,我們也在做,我們今年編了14億左右(預算),全部都是宣導,也被立法委員抨擊說打詐預算太多,但還是要做,因為還是要讓民眾「免疫」,目的是假設真的沒有辦法把詐騙打掉、假設你真的被騙了,那你不要再二次被騙。』

臨時編組20年 打詐欠缺法制化執行單位

莊明雄也點出,「165」中心成立至今已將近20年,政府為強化打詐工作,又陸續成立「行政院打擊詐欺指揮中心」及刑事局「詐欺犯罪防制中心」,但這些都是以「任務編組」的方式組成,所有成員都是由各單位借調、臨時支援。如果20年來打詐工作都仍然重要,就應該讓「打詐」成為一個「正式組織」,讓人力、資源、預算甚至是向心力都更能匯聚、工作組織「法制化」,成為一個真正具體的「執行單位」。

延伸閱讀
打詐預算遭刪 馬士元:等同向詐騙集團投降
「打詐新四法」後首破跨境詐欺犯罪 刑事局印尼帶回詐嫌102人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