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得獎的美國暢銷書作家施里爾(Abigail Shrier)發現,在跟有小孩的家庭共度一下午時,可能會一直聽到父母問孩子「是否享受、喜歡」正在吃的冰淇淋?對第二天要上學感到「興奮」嗎?在公園玩有「開心、好玩」嗎?……時時要確認孩子的心情怎麼了,也向孩子發出明確的信號,幸福快樂是多麼重要的終極目標,似乎對每一件事都要感到快樂。
她在近期出版、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用錯了方法-為何孩子總是長不大》(Bad Therapy:Why the Kids Aren’t Growing Up)提醒父母,關心與確認孩子的情緒誠然重要,但如果太頻繁,可能適得其反,觸發孩子的壞心情。
在各界愈來愈重視心理健康、社交與情緒技能之際,這樣的主題格外受到重視,從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到《大西洋月刊》、《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都具名推薦或為文介紹。
《華爾街日報》節錄本書,彙整諸多醫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如果希望孩子幸福、快樂,最不該做的,就是不斷詢問、想要確認、或藉此告訴孩子,幸福、快樂是最重要的目標。而且無論生活景況如何,越是這樣尋求幸福,就越有可能感到失望。
原因之一,是情緒對於我們對它的關注有很強的反應性,愈關注它、它就會越敏感,甚至觸發當事人覺得,是否應該要覺得不開心,發現自己其實沒有感到快樂就是不對勁,反而增加情緒上的困擾,或是對情緒的關注放大到影響其他事物的進行。
換句話說,過度的情緒檢查有可能會引發不好的結果。書中引述研究發現,不斷確認是否快樂、追逐更快樂,使得同意「在我感到快樂的時候,我仍希望自己能更快樂」的青少年更可能出現憂鬱症的徵狀。
此外,情緒不只是直覺上的感受,更具有某種程度的可塑性。喬治城大學心理系副教授達頓(Yulia Chenstova Dutton)研究美國、亞洲、非洲與俄羅斯的年輕一代情緒自我調節,發現情緒很容易被操控。例如,大人問孩子「還好嗎」、「怎麼了」,常是出於關心、想知道有沒有什麼不對勁,或想幫忙;但如果因此一直鼓勵孩子專注並詳述自己的感受,尤其是陷入困境的孩子,希望藉此讓他們處理情緒、讓它過去,實際上可能會讓孩子更走不出來,甚至有時會讓孩子被情緒牽著走,在某些狀況下讓情緒引導行為,而且以為那些不完美的感受理當如此。
不斷確認孩子的心情 可能讓孩子難以自我控制
而最根本的事實是,人們多數時候只是感覺還好、或是沒有特別感覺到什麼。因為人生不如意事真的十常八九,多數時候是在處理自己的疲憊、感受、擔心、工作或功課,學習跟這些事物和平相處、在壓力中想辦法繼續向前走。如果孩子這樣回答實話,會讓彼此都太常焦慮;孩子如果一直被問覺得怎麼樣,煩到只能說沒事,又可能會強顏歡笑、導致更憂鬱。
更嚴重的是,不斷地確認孩子的心情,可能會影響正在做的事情。想想,球隊的教練會不會在賽事中途,無來由地一直問球員感覺如何呢?當下更重要的,是專注在所做的事情,而不是停下來想想自己的感受。許多研究也證實,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自己感受的人,不僅比較難完成任務,更可能難以自我控制,節食更不容易成功,飲酒的比例更高;自認為能夠擺脫煩人思緒的人,更容易沉陷在流行的電玩中。
施里爾建議,大人與其一直追著問孩子的感受,也要視情況告訴他們情緒有這些不可靠的面向與不完美之處;讓他們了解,他們所感受到的憤怒、不平、迷惑不見得精確地反映實情;讓他們認識,自己的感受是正常的,但有時也會遮掩事實與世界的光明面。
大人也要教他們學習、演練暫時先放下受傷的情感,甚至有時可能應該忽略一些轉瞬即逝的情緒。否則,如果在學校覺得不開心後就沉溺其中,沒法先放下它,要怎麼繼續專心上課、度過一整天呢?如果總是把自己的感受放在最前面、以它為中心,怎麼能成為別人的好朋友、或在工作中盡自己的責任呢?
當大人過度執迷於孩子是否快樂,會導致孩子高估他們的快樂有多重要。施里爾建議大人可以換個方法,鼓勵孩子設定目標、挑戰可以承擔的風險,讓他們看到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值得他們關注、追求的事物,而不只是沉陷在成長的動盪情緒、憂鬱中。而且,在那更廣大、有趣的世界中,說不定就藏著情緒的解方。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責任編輯:劉映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