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邁向人本交通,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天(7日)宣布推出「行人道安3支箭」,首先是拉大路口停止線到行穿線的距離,其次是改善道路路口的照明,第三則是研議汽車前擋和駕駛側窗隔熱紙的透光率是否要做出限制。
交通部7日公布去年1-11月交通事故死亡人數2,675人,較前年同期減少99人,減幅3.6%;其他受傷人數和事故件數都較去年同期下修3%以上。此外,高風險族群包括機車族、高齡者、酒駕及行人的死亡數也較去年同期下滑,唯獨兒少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4人,增幅5.7%。
對此,交通部長陳世凱除了表示,將針對青少年無照駕駛的情況做出更多努力外,也將致力達成人本交通的願景,而且繼去年完成799處危險路口改善以及2千多處省道路口改善後,新年伊始,他也將推出「行人道安3支箭」。陳世凱說:『(原音)那我們要推出的三個重要政策,也可以稱之為「行人道安的三支箭」。第一件事就是我們希望能夠調整路口的停止線到行穿線之間的距離,在法規上是1-3公尺,調整為2-3公尺;第二個就是道路路口的照明改善,所以我們省道的路口會優先來改善,也就是說一般的道路是黃燈,但是到了路口的時候,我們會優先把它改成白燈;那第三個就是汽車前擋、還有駕駛座側窗的隔熱紙的透光率,我們要檢討要不要來做限制。』
陳世凱指出,台灣在路口停止線到行穿線之間的距離雖和日本相同,但卻比其他國家來得短,而且部分地方道路甚至只有1公尺或50公分,因此隨著路上的大型車、休旅車越來越多,對行人和駕駛都構成壓力。為此,交通部也將修訂法規,希望6月底即可上路,屆時也將要求地方政府落實。
至於路口照明改為白燈,也是為了區隔一般道路的黃燈照明,以提高行人穿越道路的辨識度,提醒駕駛避讓。目前公路局規劃在4月先推出7-10處路口照明改善的示範點,希望年底可以完成400處省道路口照明改善。
另外在汽車前擋和駕駛側窗隔熱紙透光率的部分,交通部也將參考國際規範,並於3月啟動研議,除邀集利害關係人研商,也將研擬隔熱紙安全設置指引,預計6月提出,至於最終是否要做出限制,則有待凝聚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