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國內政治因「大罷免」議題而陷入動盪,台北市長蔣萬安昨(17)日拋出「倒閣」主張,認為立法院若對行政院提出不信任案、導致閣揆下台,總統可選擇解散國會並改選,這將形同對總統賴清德執政的一次全民信任投票。此言一出引發社會熱議,基隆市長謝國樑今(18)日也公開表示支持蔣萬安的想法,並強調「倒閣」機制值得全民深入探討,或許能為當前紛擾不安的政局帶來出口。
謝國樑表示,他在聽聞蔣萬安提出倒閣主張後,花了一整晚思考這項構想。他指出,當前台灣社會正面臨各種嚴峻挑戰,包括經濟發展、兩岸關係、國防安全等議題,但此時人民卻仍被不斷的政黨對立與政治操作所消耗,令人擔憂。他認為,蔣萬安所提出的倒閣與解散國會再改選的路徑,或許可以讓這些政治上的對立,透過一次全面性的選舉來獲得緩解與解決,值得社會各界理性探討。
謝國樑指出,若目前藍綠兩大陣營皆推動罷免,據估計將可能有多達50位立法委員面臨罷免投票的命運。一旦大規模罷免案成真,且結果有相當比例成功,勢必將產生大量補選。而補選本身除了耗費行政資源與社會成本,更無可避免地將再次引爆政黨間的競爭與對立,讓台灣陷入一場場選舉的輪迴,民眾也將再次承受極大的心理與情緒負擔。
他以基隆市為例,表示該市早在去年10月13日就舉行過一場針對他本人的市長罷免案,而今年又將進行林沛祥立委的罷免投票。如果該案通過,還將再次進行補選。這樣頻繁的選舉循環,不僅讓地方行政推動受阻,也無助於民眾真正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他強調,這些政治動作與結果是否真的能達到原本罷免時所設下的政治目的?亦或只是讓台灣社會陷入更深的分裂與對抗?
謝國樑認為,與其一再進行片段式的罷免與補選,不如思考是否能透過一次全面性的重新選舉,由人民直接做出選擇,重新確立政治版圖與治理方向。他肯定蔣萬安有勇氣提出這樣的論述與方向,願意跳脫政黨成見,從整體國家利益與社會和諧出發,思考能否透過一次制度性的選擇,來降低對立、化解矛盾。
他強調,這樣的思考不應再是「藍營勝還是綠營贏」、「哪邊席次多、哪邊席次少」的零和政治計算,而應回歸最根本的問題:我們是否能藉由倒閣、重選這樣一次全面性的政治動作,讓台灣的紛擾得以有效降溫,讓民意有機會清楚表達,重建社會共識。
「若大罷免是民意,難道重選就不是民意?」謝國樑反問。他表示,真正的民主不應只是片段的反對或否定,而是應該有機制讓人民在政局動盪時,能再次集體表達方向,選擇未來。他相信,蔣萬安的論點值得全民、各界冷靜討論,不應立即否定或貼標籤,而是理性地思考:我們是否已走到該讓民意重新做選擇的時候?
最終,謝國樑強調,他並非執著於某一個具體方案或立場,而是希望能藉由這樣的討論,促進社會大眾對現況的反思與對未來的思考。他呼籲朝野政黨與社會各界,不要再陷於相互杯葛與對立,而是應該共同思考一條能讓台灣民主制度穩健發展、讓社會更團結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