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兩岸的關係特殊,台灣從中國大陸進口中藥材並不能要求產地出具生產履歷,於是有的藥商就會到產地去跟合作社契作,甚至在台灣的廠辦設置實驗室,嚴格把關中藥材裡面的有毒成分。
科達藥廠董事長 陳兆祥:「我們95%的中藥材都是仰賴進口,那其中中國大陸產的就占了86%,所謂道地地道藥材來說,某一些藥材在特定的地區它的含量、成分都特別地好。」
一大袋的中藥材放進鍋爐裡浸泡,這是熬煮中藥煎劑的第一個程序。
輸入基本數值,三個大鍋爐就可以啟動自動化流程,煎藥不再是件苦差事。就連分裝,也是由機器一包一包裝好。
最後再貼上病患專屬的處方須知,這就是現代化的中藥煎劑製程。但是台灣的中藥材有高達86%是從中國大陸進口,中藥材的安全誰來把關?
科達製藥董事長 陳兆祥:「我們這邊的實驗室,那個實驗室裡面有非常非常多人,所以他每天都是在做這些藥材的篩選,其實是耗費相當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的部分。」
科達製藥研發處副總 簡美英:「目前檢測大概有十幾項,(像是)二氧化硫啊,甚至有的是要測精油含量,還有總重金屬、農藥、指標成分、黃麴毒素,這些比較會對身體有傷害的限量檢驗,都會經由這兩個實驗室來進行檢驗。」
目前國內各大藥廠從中國大陸進口中藥材的時候,都會經過嚴格把關。有的藥廠甚至配置了大規模的實驗室,並且和中國大陸的農場契作,讓中藥材在量產前先經過檢驗樣本的程序,確保產品沒有問題,才能進入量產階段。
科達製藥品管一部副理 趙珮鈞:「民眾在購買中藥材的時候,其實最在乎的就是裡面的重金屬的含量有沒有超標,前一陣子聽說,有人說用一種特殊的重金屬的儀器可以來檢測,那其實正規的檢測方式到底是什麼,我們正規的檢驗方式就是我們會用這台儀器叫做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ICP-MS )進行重金屬的檢測,那目前國內外比較在乎的重金屬,就是鉛砷鎘汞銅,因為他們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一些神經毒性的傷害,那我們公司對我們的原料以及產品,都會做重金屬檢測,確保它是在法規的規定規範底下之後呢,我們才會做一個驗收的動作。」
包括農藥殘留,也必須嚴格把關。
科達製藥品管一部技術總監 黃志民:「我們會把中藥先切,碎成粉末狀,然後再加一些溶劑,還有一些固態的粉末,去把這些中藥裡面的農藥給萃取出來。」
等到包裝完成,還得完整呈現藥材的基本資訊。
達製藥董事長 陳兆祥:「品名,它一定要有品名,它還有什麼,製造日期、保存期限,還有批號我還可以追溯得到,當然你重量必須要有,還有你的儲存條件,需要冷藏嗎,還是常溫就可以,需要標示清楚你的產品才會保存得久,那還有,最重要的這個我可以說它就是一個身分證。」
大愛記者 許斐莉:「現在我用我的手機來掃這包當歸的QR Code,看可以出現什麼樣的資訊,好現在畫面已經引導我進入了這家藥廠的一個溯源的系統頁面,點進去中文版之後可以看到產品名稱,就是當歸飲片,它的製造批號是多少,有效期限是到2022年的5月18號,原料的部分我選取進去的話可以看到非常多的資訊喔,包括它的檢驗項目,有我們最在意的重金屬,包括說鉛砷鎘汞,還有它的農藥殘留,以及它的指標成分跟二氧化硫的部分,全部都在這邊的檢測結果都可以表現出來 。」
中醫師全聯會副理事長 施純全:「我們事實上大概10年前,我們就去推那個檢驗合格的藥廠,所以市場上現在有一些,什麼安全安心啦,類似的藥材,問題那個叫自主管理啦,如果有政府,你的法規強制管理的時候,做的廠商意願就會比較高嘛。」
並不是每一家藥廠都有能力建構檢驗室,發展產銷履歷,中醫師公會在2020年第四季時,就向衛福部中醫藥司提出建言,希望中藥材可以比照科學中藥,納入國家認證的GMP系統,提高把關層級。
中醫師全聯會副理事長 施純全:「每一批(中藥材)其實會不太一樣,你不可能每一批都申請一次藥證啦,我們希望它有一個驗證制度啦,就是產品進入醫療驗所的時候的前面經過一個驗證制度。」
衛福部中醫藥司長 黃怡超:「韓國的中醫師絕大多數都是治療病人的都是水煎劑,所以他們的藥材是整個要求包括有保險給付的就是GMP,台灣健保有給付的是濃縮顆粒劑。」
在現行健保制度的限制下,中藥材的官方認證制度出不來。現階段只能靠藥廠從源頭自行管理,民眾似乎也只能慎選商家,或是尋找信賴的醫療院所,才能用得安心。
採訪撰文:許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