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與台灣親子關係大不同!
荷蘭的親子關係跟台灣有很大不同,從我和太太在台灣辦婚禮的習俗便可一窺其中端倪。
我們在台灣的婚禮,最有趣的大概就是各種傳統的儀式,其中尤以「奉茶」與「拜別父母」最讓我印象深刻。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奉茶」的進行方式是妻子「奉」給夫家長輩一杯茶,還沒進門的媳婦透過這個方式,表示她之後會孝順夫家長輩,長輩們接受這杯茶,也代表接受了家裡新的媳婦。
「拜別父母」是針對妻子的家人,女兒感謝自己的爸爸媽媽辛苦地把她拉拔長大,感恩父母賦予女兒生命,並且感謝爸媽提供很好的教育環境把女兒養大成人。
這兩個儀式,是我們婚禮最動人的時刻,也是許多婚禮儀式中最受長輩看重的時刻。在我看來,這兩個儀式也顯示台灣人怎麼看待親子關係。
它們強調的重點就是感謝父母提供了孩子生活的基礎,也因為如此強調小孩子未來會「孝順」家裡的長輩們。「孝道」是台灣親子關係最獨特的概念,強調父母會提供小孩子一切生活所需,未來小孩子則用「孝順」來回報換句話說,父母的責任就是把孩子養大,小孩子的責任就是以孝行回報。
我的女兒出生時,我爸媽從荷蘭飛來台北看他們的孫女。我這個新手爸爸跟我媽媽聊到親子關係中的責任問題,我媽說:「沒有一個小孩自己選擇來到這個世界,都是父母選擇要生小孩,父母自己決定要創造孩子的生命,可沒人問過孩子的意見啊。」
在我看來,這句話在某種程度反映了荷蘭父母如何看待親子關係,也就是說,父母既然決定要生小孩,也必須對這個小孩負責,相對的,小孩因為自己沒得選,自然「盡孝道」也不是一種義務。
請不要誤會我反對孝順這個美德,每個文化都有其維繫社會運作的方式,住在台灣,我也很享受回去探望岳父母、陪伴他們、以及為岳家付出心力,在我太太出國工作留我一個人在台灣的幾年間,我對於每個禮拜回去探望岳父母以及過年回南部這些「義務」可是樂在其中,我也希望能當我岳家一個「孝順」的外國女婿。
我想要強調的是,荷蘭文化對於親子關係有著很不一樣的思考基礎。
荷蘭父母對小孩的責任,是要確定小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不需要依賴父母的獨立個體,父母走了之後,他們也不會變成社會的負擔。換句話說,荷蘭父母對小孩子要負起的責任是把他們教養成可以在經濟上與思考上獨立的社會成員。
至於孩子需不需要有所回饋,倒不在荷蘭父母的思考範圍內,畢竟對務實的荷蘭人來說,「養兒防老」太不保險,還是要靠退休制度跟社會福利政策才能確保人人老有所養。
荷蘭父母的教養態度:「小朋友」,把孩子從「小」養成「朋友」
開始學中文後,我發現中文有一個非常正確形容荷蘭親子關係的詞,也就是台灣人使用的「小朋友」一詞。
學習新語言的樂趣之一,是可以用「外來者」的角度去思考新學字彙的意思,比方說,我在台灣第一位中文老師在教我們「芒果」這個詞時,就建議我們把它想成是個很「忙」的「水果」,從此,「亂想學習法」就成為我記憶中文詞彙的學習方法。
當然我這個外國人亂想出來的字義,跟母語人士認知的正確辭意往往有一些差別,但也許這也是這個特殊學習法好玩的地方,因為大家想出來的意思都不一樣,聊天時可以比較一下彼此想出來的意思哪裡不同,簡直像是個遊戲一樣。我第一次聽到「小朋友」這個詞時,我還沒有當爸爸。一開始覺得這個詞很可愛、很溫馨,好像大人跟小孩子間有著很親切的朋友關係,我也很喜歡用「小朋友」這個詞。
有了小孩之後,因為日常生活角色有的改變,開始對一些舊詞彙有了新的想法,例如我就覺得「小朋友」這個詞完全反映出荷蘭人對親子關係的看法,也反映出教養的整體過程。
父母對小孩要負責任的意思是說,教養孩子的目的,是讓剛出生完全依賴父母的「小孩」漸漸長成可以獨立思考、經濟上不需要依賴父母的「大人」。
換句話說,父母跟小孩的關係,一開始是小孩服從爸媽、父母有責任保護與培養小孩,是一種小跟大的垂直關係;但是生育教養下一代的終極目標,在於讓小孩成為精神上和經濟上完全不需要依賴父母、也就是可以獨立面臨世界的挑戰找出自己價值的大人,兩組獨立且可以平等互動的個人,不就是「朋友」嗎?
這就是這本書想要傳達的概念。
摘自 韋岱思《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會獨立思考、創意高、行動力強的孩子才快樂!》/野人文化
Photo:Vince Jones,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吳怡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