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我的大夢:別緊張,但不能慢慢來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9月25日04:15 • 發布於 09月30日04:00 • 姚仁祿

如果您是不甘隨波逐流的21世紀「傳媒閱聽人」,在海量信息之中,找尋可信賴的「真實信息」與「好故事」,同時,在找尋途中不被「演算法」綁架,這真是我們當今最大的挑戰。

在當前的傳媒環境下,經營一個提供「可信賴的真實信息」以及「好故事」的傳媒,已經變得非常困難。

傳統傳媒面臨數位化轉型的壓力,新傳媒則被廣告點擊率和流量收益所驅動,信息的質量和真實性常常被犧牲。

更難的是,如果希望經營一個能提供「真實又善良的信息」,並將這些信息講述成感人的「好故事」,同時又是「非營利傳媒」的經營模式,難度更是倍增。

然而,「我的大夢」卻又更進一步,我希望這樣一個非營利傳媒的「好故事」能夠「促進社會祥和」,「影響人心向善」。

這樣的目標,無疑是「自討苦吃」,但正是這樣的夢想,驅使我在70歲之後的年紀,依然纏鬥不懈。也許是因為我兼具摩羯座的固執、O型血的執著和屬牛的韌力緣故,這種「自討苦吃」對我而言似乎理所當然。

然而,年過70還要「自討苦吃」,最大的挑戰在於體力減退,但也正因如此,集合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努力,就成了「不能慢慢來」的要緊事。

共同努力的目標

當前,我們面臨著多重全球性挑戰,包括:

1.人情淡薄(Emotional Detachment):都市化、科技化、個人化、電玩化,以及心理健康問題等因素,造成了現代社會的人情淡薄。人們逐漸失去了對他人的關心和連結,這種情感上的疏離對社會和諧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2.零碳迷惘(Net-Zero Dilemma):全球暖化加劇,減碳使命時間日益緊迫,但企業與民眾在減碳行動上普遍存在迷惘與觀望態度,既擔心經濟成本,又缺乏清晰的減碳路徑。

3.雙重人口困境(Dual Demographic Dilemma):台灣面臨少子化與老齡化的雙重挑戰,勞動力萎縮和社會福利負擔增加,加劇了經濟和社會壓力。

4.傳媒迷航(Media Disorientation):科技造成傳媒產業的模式轉移,「傳統傳媒」失去以「使命驅動」的基礎,「數位傳媒」又經常因為追逐流量轉換的「利潤驅動」而犧牲內容質量,讓傳媒界陷入迷茫。

5.信息繭縛(Information Cocoon):演算法和社群傳媒的互動,加劇了信息的同溫層效應,導致人們被包裹在自我認同的信息環境中,難以接觸到多元觀點。

6.人工智能迷思(AI Myth):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造成了社會對其能力的高估或低估,誤解、恐慌與漠視兼而有之,錯誤決策層出不窮。

7.極化社會(Ideological Polarization Society):意識形態的操弄和偏激觀點的擴散,導致社會分裂,民眾之間缺乏對話與理解,社會衝突慢慢加劇。

「使命驅動傳媒」的必要性

面對這些問題,傳媒閱聽人迫切需要「使命驅動」的健康傳媒來協助整理、解讀和傳播正確的資訊與知識。然而,當前傳媒產業的模式轉移讓許多營利傳媒自身難保,在利潤驅動的壓力下,使命驅動的理想逐漸被擠壓。

從歷史的時間尺度看,社會若失去「使命驅動」的健康傳媒,會引發一系列嚴重問題:信息失真、民眾判斷力下降、社會分裂、經濟受阻,最終導致社會信任崩潰,這些問題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接踵而至。

因此,不讓這種惡性循環成真,建立以「使命驅動」而非「利潤驅動」,體質健康的非營利傳媒顯得尤為重要。

這也是我執著於這個大夢的原因,儘管明知它可能是「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但我堅信,「善念」人人都有,只要善念匯集,就能產生「善氣」,進而轉化為行動力。

善念的力量

近60年前,當時29歲的青年證嚴法師,因疼惜孤老、貧病,號召30位家庭主婦每天節省五毛錢菜錢,放進竹筒。一個月累積450元,就能夠救助他人。

有人問,為何不直接每人每月捐15元更方便?年輕的法師回答:「我期待的是各位每天發起一念善心,一個月就發起了30次善念;而如果每月只存一次,那就只有一次善念。」這回答,深刻地闡明了重點不在於「金額多寡」,而在於「善念持續」不斷地發起與累積。

懂得「善念」的力量,我們就明白慈濟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900次善念的累積,超越了30次善念力量」的簡單而深奧的邏輯。

同理,慈濟的非營利傳媒也應以此為鑑,透過傳播「真實善良的信息」和「真實善良的故事」,呼籲社會發起更多的善念,並將這些善念化為具體行動,逐步改變社會。

我的夢想行動計畫

那麼,如何實現這樣的大夢呢?首先,需要集結一群擁有「熱血」「能力」「善心」的世界級故事人才,透過他們的專業與熱情,共同努力產製內容,解決前述的社會七大問題。

我們不能等待,因為全球暖化、雙重人口困境和社會分裂等問題,早已迫在眉睫。

我們迫切需要與志同道合的「營利傳媒」合作,共同在各傳媒擘劃「非營利區塊」,專注於解決「人情淡薄」「零碳迷惘」等問題,為閱聽人提供指引。只要我們一起努力,三到五年內,或許能將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變為可能。

結語

我的大夢,不僅僅是希望建立一個健康的非營利傳媒,而是希望這樣的傳媒能成為社會的「良知」和「燈塔」,引領我們走出迷霧,朝向更和諧的未來。傳媒的使命是喚醒善念、啟發行動,並最終影響社會向善發展。

因此,「我的大夢」不是單單停留在美好的願景,而是需要實踐的行動。希望這篇專欄不僅讓您看到問題的嚴重性,也能激發您一同加入這場使命,共同將「問號」變為「驚嘆號」,讓我們共同的大夢,在不久的將來,成為驚嘆的現實!

作者為大小創意齋負責人)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