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每年匿名進行250場用餐、吃飯時比客人還低調?關於超神秘「米其林評審員」的5個小秘密

iCook 愛料理

更新於 2022年09月01日07:36 • 發布於 2022年09月01日06:35 • Yvie

《臺北、臺中、臺南&高雄米其林指南2022》完整名單於8月30日公布,不過在那之前,你是否也會好奇關於「米其林評審員」的由來與幕後祕辛?自1933年起,米其林評審員,就是米其林指南重要的一部分,沒有他們,就無法評選餐廳。今天就為好奇的各位,揭開評審員的神秘面紗。

Photo:unsplash
Photo:unsplash

1.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評審員

米其林評審員這份工作,並不是人人可勝任,他需要堅實的專業知識,以及能掌握特定的技巧;同時需對世界各地的食材、風土與美食文化有廣泛的認識。另外至少需要具備10年的餐廳與旅館相關經驗,擁有敏銳的味蕾,能夠放下個人喜好,客觀的評估店家的料理。

Photo:michelin
Photo:michelin

2. 工作範圍橫跨全球39個目的地

每一位米其林評審員,都是真正熱衷美食的探索者,他們遊走世界各地,為美食愛好者推薦。工作範圍橫跨米其林指南目前覆蓋的39個目的地,在豪華飯店餐廳、城市店家、隱密小館、酒吧,甚至是街邊小攤用餐;每年以匿名形式進行超過250場用餐,並於報告中詳細記下他們的體驗。也因如此,工作時時常有好一段時間不在家、而是在世界各地旅行,已是評審員們的常態。

Photo:unsplash
Photo:unsplash

3. 用餐時表現得就像一般顧客

一般人對於米其林評審員,可能會有想像中嚴肅做筆記的「偵探形象」,不過其實每位評審員皆是米其林集團的員工,他們的工作就是確保讀者也能擁有和他們一樣的體驗。所以當他們進入餐廳時,就和一般顧客沒有兩樣。匿名和獨立,是他們的最佳武器。每位評審員們皆會以化名預訂座位,點菜,享用午餐或晚餐,然後完整付費,就像所有顧客一樣。

Photo:michelin
Photo:michelin

4. 評選餐廳緊扣五大標準

評審員們在用餐的過程中,會以自身的專業知識與經驗,透過食材品質對味道與烹調技巧的駕馭能力味道的融合料理中展現的個性,以及餐飲水準的一致性(包括整套菜單以及持續的穩定一致)等五大標準進行評分。這些準則構成國際團隊的評審標準,確保指南的評選的共同性,適用於目標店家的菜色;可用來評估各類型的餐廳與菜系,從台灣的街邊攤位到巴黎豪華飯店的餐廳都適用。

Photo:michelin
Photo:michelin

5. 獨自工作,團體決議

雖然每位評審員皆為獨立工作,但在重要時刻,就會以團隊形式一起更新名單和做出所有決策。評審員們根據自己過去一年來個別上門用餐的體驗,共同討論決議,確保作出的推薦保持客觀,提供顧客最新的資訊。

Photo:unsplash
Photo:unsplash

而著名的米其林星是在特定的會議上做出決定,出席者包括《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當地編輯,以及所有參與的評審員。米其林星是眾目焦點,經大家一致通過而給予。若是存有任何異議,就會再次上門光顧,直到達成協議。

總而言之,米其林評審員是受到好奇心驅動的專業人員、對美食滿懷熱忱的專家。他們熱衷於探索全球美食界,無論身在何處都積極分享自己的心得,一心一意只為參考指南的讀者服務,只求滿足每一位外出用餐的食客。

《臺北、臺中、臺南&高雄米其林指南2022》完整名單已於8月30日上午11點進行直播公布,詳細入選名單後續可上米其林官網查詢。

▶ 參考資料

所有你想了解關於「米其林評審員」的一切

▶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 每年匿名進行250場用餐、吃飯時比客人還低調?關於超神秘「米其林評審員」的5個小秘密

解決你從飲食到生活的各種大小難題!歡迎每天鎖定《愛料理生活誌》粉絲專頁,發現生活的趣味!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