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國民黨提案要普發現金常態化,先前財政部先前就舉例,就算稅收高但是還是要扣掉還本以及赤字,才算真的實徵甚至在預算編列過程中,可能因為經濟波動。對此主計長陳淑姿重申對普發現金常態化,表達是不支持。
立委(國)賴士葆VS.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說:「普發現金給大家交電費,我們主要是在彌補他對民生電價,他以前年度他沒有漲價的這個部分。」在財政委員會上,和國民黨召委賴士葆激烈交鋒,對於還稅於民「法制化」,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立場踩得硬。
立委(國)林德福VS.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說:「我們原則上是不支持這樣的一個,原則上不支持,因為每一年,他的先後次序排列得不一樣,我知道,是,所以我們不能把他訂在法條裡面,那他將來執行沒有彈性。」強調超徵稅收用法有其優先順序。
財政部也持同樣觀點,並且實際舉例實徵數高並不代表整體財政有盈餘,還需要扣除法定還本以及補足赤字,才能判定可用的財源,而且預算從編列、審議到執行,大約需要耗時兩年,這過持中如果國內外經濟劇烈波動難免會產生落差,不能因此就誤認政府「超收」。
立委(民)李坤城VS.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說:「普發現金是針對特殊的一個目的,所以我們都訂特別的條例來執行,等特別條例通過以後,我們才來編預算,114年度的預算現在執行了,我們不可能在9月發現金。」
事實上台灣過去四次振興方案,都有他的時空背景。從2009馬政府時期發的消費券是因應金融海嘯,蔡政府時期2020和2021年則因疫情警戒升溫分別發放三倍、五倍券,2023則是為了疫後振興才普發現金6千元,普發現金有沒有譜?一切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