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的阿均,目前就讀公立大學資訊相關科系三年級,「常常時間不夠用」是他大學生活中的一大壓力來源;除去課業外的空閒時間,他去餐廳打工、接英文家教、學習彈吉他,也因為看到朋友分享、覺得有趣而試過經營 podcast 節目,「課業壓力有時很大,但很多事情都想做,不知道怎麼分配時間!」他坦言,大學可自由運用的時間比高中多,但同時想嘗試更多事物,曾把自己搞得很忙碌,結果一度情緒崩潰。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下稱全聯會)今(18)日發布112年大專學生壓力調查結果。調查收集有效問卷1,635份,發現大學生當前生活壓力事件前三名,依序是「同一時段中要完成很多事時間不夠用」、「課業壓力重」、「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以年級區分,壓力最大的群體,則是大學三年級學生。
疫後更憂鬱、幸福感下降 憂鬱大專生增9.2%
合作執行大專學生壓力調查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陳柏霖說明,將「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狀態」、「心理疾病(憂鬱)症狀」各自分為低中高3個等級、區分出9種心理健康狀態後分析,發現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處於中幸福、中憂鬱的「大眾型」心理健康狀態學生為最大宗,佔比20.3%。
但陳柏霖指出,若將2015年、疫情前的調查結果與現今結果對比會發現,雖然大眾型心理健康狀態同樣為最大宗,但整體卻更「不快樂」。以往心理健康狀態的前三名,以低度或中度憂鬱、中或高度幸福為主,現在則是中或高度憂鬱、中或低度幸福為主,「顯示學生幸福感下降,憂鬱卻增加。」
陳柏霖也提到,疫情前約16.3%大學生疑似憂鬱,現今約25.5%大學生疑似憂鬱,比例增加9.2%,可見疫情後學生的憂鬱傾向受到整體大環境的影響,需要更關注心理健康狀態。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分佈之比例,以「大眾型」為大宗。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提供
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指出,「疫情整整兩到三年,對大學生造成的心理壓力可能是超乎想像的」,現今大學生在高中或大學初期,都受到疫情影響,可能造成人際關係疏離、社交恐懼,是原因之一。諮商心理師羅惠群則提到,社群媒體,以及年輕學生自我要求高、尋求肯定,也可能是造成學生壓力的原因。
立法委員王婉諭指出,過去心理健康問題因為文化與社會氛圍忽視,民眾很難自我覺察、發現問題,也不敢求助;相關認知與文化的養成應從小開始,例如從情感教育教起,教導如何面對、轉化情緒,而非要求孩子一昧忍耐。她呼籲,中央部會應透過調查結果,看見兒少的真實處境並提出實際政策與預算規劃,如提高年輕族群支持方案、增加校園專業輔導人力,給予協助。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科長王芃宣則表示,衛福部今年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諮商方案,方案的三大核心重點,就是鼓勵年輕人勇於求助、尋求及認識心理諮商、加強高風險個案醫療轉介,希望透過方案協助年輕族群。
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教授吳佳儀則指出,從107年以來,台灣有自殺意圖的兒少數字年年增加,光是111年就有超過5千位大學生、3千位高中出現自殺行為,「大學生的壓力來源未必大學才發生,有些是從小累積、找不到解決方法。如何從小建立心理健康免疫力,也很重要。」她強調。
如果發現學生、家中孩子好像壓力有些大,或是心情不好該如何給予協助?吳佳儀建議,家長或老師可以採取三步驟,發現孩子遇到的問題並從旁協助:
- 停下腳步:即使在忙碌的日常,也要規劃出陪伴對方的時間,例如每週半小時,一起運動或爬山,透過互動或許就能協助對方舒緩壓力,也讓對方透過陪伴的過程感受到關心、建立信任。
- 深入瞭解:深入聆聽,不批判或指責,理解孩子內在的需求或問題。
- 給予支持:在尋求專業心理或醫療協助的過程中,給予家庭或親友支持。此外,目前教育部編有「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與自殺防治手冊」,可以提供給師生參考、學習如何支持有心理健康困擾的學生或同學。
【全民諮商時代】系列報導
- 最新數位專題【全民諮商時代】:成為更健康的自己
- 大人的心理諮商需求暴增,為何中小學的 SEL 是解方?【全民諮商時代1】
- 當青少年出現何種狀況,父母可以尋求心理諮商?【全民諮商時代2】
- 台灣第一代諮商心理師:見證年輕人更主動,12歲就來找心理諮商【全民諮商時代3】
- 林上能:我的工作是讓受苦中的孩子們,得到立即性的支持【全民諮商時代4】
- 心理諮商懶人包:心理諮商有用嗎?心理諮商流程、費用、免費資源整理
(責任編輯:劉映均)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