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如何與孩子談戰爭?專家:不必解讀政治,而是要把重點放在孩子的情緒感受,並教他「我們很幸運,要珍惜眼前」

未來Family

發布於 2023年11月06日01:49 • 曾多聞

以色列向哈瑪斯宣戰第三週,相關的話題和戰火同時持續延燒,尤其在美國。到底該不該和孩子談戰爭?很多父母或老師早已被問到相關問題,就算孩子沒有問,各種新聞也充斥在生活中,而網路上充斥的可怕圖片和影音、各種未經證實的訊息和言論,可能都看得很不舒服。

儘管如此,專家指出,我們仍然應該跟孩子談戰爭新聞。推廣兒少社會情緒教育的美國非營利教育機構Tacky Box首席心理健康長蜜雪兒·金德(Michelle Kinder)指出:「就算我們不跟孩子談,他們也一定已經從新聞或社群媒體上吸收到了很多相關消息。對兒少來說,當有重大國際事件發生時,信任的大人卻對此保持沈默,會形成一種不安的氣氛,也埋下焦慮的種子。」

金德指出,以巴衝突的議題的確複雜,但師長不必很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歷史,也能好好跟孩子談戰爭新聞,因為討論戰爭新聞的重點,不是解釋事件的前因後果或論斷誰對誰錯,而是了解孩子看到了哪些跟戰爭有關的新聞?他們看了這些新聞有什麼感受?是難過、害怕、還是生氣?該如何消化這些感受?

金德說:「同樣的原則可以適用於跟孩子談任何戰爭新聞,不限於以巴戰爭。」她特別強調,在今天複雜的政治氛圍下,就拿美國來說,美國有很多猶太人,也有很多巴勒斯坦移民,不同的家庭對於以巴戰爭有不同的解讀,老師不必在課堂上解讀政治問題,應該把重點放引導在學生照顧自己的情緒健康。

按照年紀個別引導

她說明,對於不同年紀的孩子,有不同的引導方式。對於小學生,簡單的解釋就能緩解許多不安。金德說:「我們可以簡單地告訴小小孩:很多時候,不同族群的人,對於同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看法。有時候,這些歧見沒有得到及時地解決,而延續了數十年甚至一百年,累積起來就變得很緊張很危險,最後導致戰爭的發生。」

與此同時,不要忘記向孩子強調:「你是安全的,我們在這裡很安全,我們很幸運,現在我們住的地方沒有發生戰爭。」

面對特別敏感、對戰爭新聞感到焦慮的孩子,師長可以適時引導:「戰爭發生時,不論誰對誰錯,對平民來說都是很不幸的。我們來想一想,可以怎麼幫助受到戰爭波及的小朋友?」

世界上有很多致力於救援戰爭難民的組織,例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很值得參考。金德解釋,讓孩子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出貢獻、造成改變,能有效緩解負面新聞或戰爭新聞帶來的焦慮感。

對於中學以上的孩子,如果學生有興趣了解以巴戰爭的前因後果,老師可以帶孩子一起研究巴勒斯坦跟以色列的歷史。戰爭爆發初期,華盛頓郵報整理了一個以巴衝突時間表,詳列了自二次世界大戰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每一次的衝突,非常清楚,可以作為教材使用。

從戰爭新聞中教孩子媒體識讀

同時,每有戰爭或其他國際重大衝突事件發生時,最不能忽視的就是在社群媒體上流傳的各種不實消息或假新聞。

本月稍早,位於美國的以色列政治組織Republicans Overseas Israel成員在推特上貼了一段小女孩的影音,寫道:「猶太小女孩被哈瑪斯綁架到加薩走廊!」

這則貼文在一週內就累積了110萬次點閱、兩千次轉發,但馬上有推友指出這則影音早在九月初就出現在TikTok上,明顯不是在哈瑪斯攻擊以色列期間所拍攝。經《時代雜誌》記者查證,該影音的確拍攝於哈瑪斯攻擊以色列之前,無法證實拍攝地點是否在加薩走廊,也無法證實影片中小女孩是否被綁架,或者是不是猶太人。

時代雜誌指出,這個貼文只是繼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以後,網路上流傳的許多誤導性影音的其中一則。

美國非營利教育智庫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副總監凱莉·門多薩(Kelly Mendoza)表示,每有戰爭或國際重大衝突事件發生,就是引導學生進行媒體識讀的好機會。研究指出,多數兒少以社群媒體而非傳統媒體為取得新聞的主要管道,但兒少並不擅於分辨他們看到的影音是真是假。

媒體識讀教育是複雜龐大的工作,門多薩指出,老師至少可以提醒學生:所有的網路消息,不論是文章、照片、還是影音,都必須有明確的消息來源和明確的作者。對於無法追蹤消息來源或作者的消息,都應該採取保留態度,不要盡信。

圖:shutterstock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