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手足爭吵是父母的最大修羅場,3招化解手足競爭意識

未來Family

發布於 04月29日01:40 • 楊茲珺

家有多子的爸媽,是否經常羨慕別人在社群媒體上總是兄友弟恭、貌似一片和諧?

回頭看看自家小崽,拌嘴吵架是日常,更難以忍受的是,隨孩子年紀稍長,孩子的衝突趨於白熱化,甚至一言不合就開打。爭執打鬧引發家庭氣氛緊張,父母往往氣急敗壞介入,烏煙瘴氣一陣後,神傷自問:「難道是我們的家庭教育比較失敗嗎?」

如何避免手足之爭 父母是關鍵

「手足爭吵是父母最大的修羅場!」作家尚瑞君這麼形容,以她自身經驗來說,就算替第一個孩子做好萬全的心理準備,第二個孩子出世一定會瓜分掉家中資源,這個資源不只是物質上的食物或玩具、更包括心理上的關注與愛,因此無可避免的是,在手足建立感情之前,本質上就是競爭關係。

唯有降低孩子之間的競爭意識、減低孩子的被剝奪感,手足關係才能從健康的起點邁開步伐。因此,在老二出生之後,父母應該把握下列三點解方:

1.一對一單獨陪伴,化解爭搶關注的問題:

「孩子如果很清楚你愛他,就不會計較公不公平。」要如何讓孩子覺得爸媽的愛沒有被分走?就是要日常中空出一個時段,與大孩子一對一相處。

新竹科技園區實驗中學雙語部諮商師孫明儀分享,她在老二出生後,儘管時間壓縮,仍會刻意排出時間、單獨帶老大去買菜,路程中親密地講故事、唱歌,當感受到關注,就不會那麼害怕弟弟妹妹分走媽媽的愛。

2.從操作中學習輪流,化解搶奪玩具的問題:

當老二來到一歲、開始有行動能力時,搶奪玩具就是手足衝突的第二波高峰。孫明儀表示,很多父母只會口頭要孩子輪流,其實「輪流」是很抽象的觀念,必須透過操作來理解。

她建議,孩子從小就要練習「數到五、換人玩」,「一開始執行時,被拿走的那方一定會哭很慘,因為他不知道東西回不回得來。」但是操作過幾次之後,孩子體會到不必搶,「只要我耐心等,東西就會回來。」透過不斷練習,可以從數到五變成數到十、二十、五十,到最後只要講「輪流」,孩子就能懂。

3.父母看淡衝突、平和以對,解決搶奪認同的問題:

父母應該先理解手足爭吵是很自然的現象,不要太過嚴肅看待,試著平靜陪伴。尚瑞君認為,衝突只是一個訊號,讓我們知道雙方想法不一樣,父母帶著孩子討論如何解決、或重新分配資源,是很好的社會化過程。

親職教育推廣人陳其正(醜爸)表示,如果爸媽氣沖沖,對正在爭吵的孩子是額外的、難以面對的壓力,因為擔心自己變成錯誤的一方而受處罰,急著澄清、期待爸媽站在自己這邊,而不獲得認同的孩子,就會伺機把情緒或壓力發洩到另一個手足身上。

在傳統教養模式中,父母常見的NG行為也會誘發孩子的競爭意識,應該盡量把握「三不」曲:

第一:不比賽不比較

正向教養講師竹幼婷表示,有時候父母為了驅動孩子,常會說:「我們來比賽,看誰先吃完飯!」或是「誰先洗完澡就可以先看電視!」以完成日常生活常規,但後遺症是在家庭中有優勝劣敗之別,激起孩子的比較之心,若父母獎勵優先完成的孩子,更會讓誘發孩子之間忌妒、生氣的情緒。

第二:不連坐處罰

當衝突發生,父母直覺上會想移開引發衝突的物件,例如,搶玩具?「好!要搶都沒得玩。」孫明儀表示,父母可以先在此按下暫停鍵,但後續不可省略的是引導孩子看到爭執點在哪、進而提出解決方法。否則沒收玩具變成一種大家都沒得玩的連坐法,埋下雙方互相怨懟的種子。

第三:不同個體做自己:

過去父母喜歡強調,兄姐要有照顧弟妹的責任,弟妹就是要聽兄姐的話,但每個孩子個性不同,透過排行來強制給每個孩子角色並不合宜。陳其正(醜爸)認為,手足之間沒有責任義務,若他們長大後可以單純地做朋友、互相幫忙就是最理想的狀況。

尚瑞君說:「尊重每個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爸媽給個別孩子需要的愛,讓他們去展現自己,他們自然能跳脫『公平』的迷思,不再去跟手足計較。」

尚瑞君認為,在父母努力給愛、移除競爭因子的家庭環境中,照理說手足的衝突不會與日俱增。但若父母以高壓弭平孩子紛爭,造成家庭衝突餘波蕩漾,情緒日積月累下,升溫至動手打人也屬常見。當父母看到孩子出手打人,理智線通常會瞬間斷裂,秉持著「打人就是不對」的信念,爸媽經常會直接處罰動手者,但此舉更會加深手足間的敵意。

教養專家皆表示,若孩子之間的衝突頻率未減,代表父母長期用錯誤方式面對孩子紛爭。當孩子爭吵時,較恰當的SOP如下:

Step 1:不處罰

就算爭吵再兇再鬧、甚至有人動手了,也不要祭出處罰。可以先關心被打的人是否受傷,沒有的話,再進到下一階段。

Step 2:照顧心情

給發生衝突的雙方各一個抱抱,讓兩造心情平靜下來;讓雙方各自訴說發生什麼事情,並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的想法都很被重視。傾聽且不評價,通常就能讓雙方情緒獲得舒緩。

Step 3:引導討論解方

穩住情緒後,父母不提供解決方式,引領孩子腦力激盪、試著提出雙方都合意的解法。

陳其正(醜爸)建議,當爸媽下定決心改變自身做法時,請先找個適當的時間與場域,向孩子鄭重誠懇的道歉,說明過去面臨孩子爭吵時、自己表現不太好,「一定要讓孩子接收到,爸媽很在意每個人的想法與情緒,日後會試試看運用新的方式來處理衝突事件。」

孫明儀也安慰家長,不必為了曾經失控的時刻而自責,也毋須擔心過去的衝突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只要父母願意改變,家庭氣氛就有機會往正向流動,手足之間的情誼也就有變好的可能。

圖:shutterstock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