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meet the one》的第一步:必須得先做完70題的心理測驗,題目由台大、政大心理系的教授及專業團隊協助設計,系統會根據結果計算出一份契合報告,這才開始進入配對階段,接著用戶每天午夜12點即能收到契合分數與自己相近的異性的報告,並能完整瀏覽對方的報告結果,不同於主流交友軟體多是以外表作為第一關,《meet the one》希望先提供「契合依據」再進入到外表的抉擇,初步排除95%的不適合人選。
根據《meet the one》團隊發放1307份問券調查,結果顯示有77.2%的單身者期待找到對象,卻只有46.2%的人積極的付諸行動,探究其中,女性單身的原因大多是因為生活圈縮限,男性則是「社交恐懼」,Dennis解釋,「主動」以及「追求分寸的拿捏」對於男性的壓力非常大,他說:「例如聊天聊多久可以約女生出來見面?太快約出來會不會讓女生反感?僅是配對成功並無法解決這些後續的困擾。」如此考量之下,Dennis決定打造一個相識即見面的氛圍,因此《meet the one》要解決這些問題,建立從「配對到見面約會」的完整服務,系統幫忙配對後,用戶必須在24小時內決定是否見面,並於72小時內訂好見面時間,否則彼此將在這茫茫人海中永遠錯過。
Dennis分析,線上交友產業,主要就是販售「互動」的權利,而配對成功,往往只是互動的開端,他繼續說:「我們覺得目前的交友APP只做了一半,畢竟在配對成功後往往才是困難的開始,所以我們打造一個見面排約的服務,用戶只要決定約會餐廳和時間,接著準時出現在餐廳見面就好。」考量到選擇餐廳是不少人心中的魔王關卡,《meet the one》直接提供65間餐廳供選擇,並設定在約會談妥前,對話框不得自由輸入對話,「我們有做過測試,只要開放自由對話,人的猶豫心態就會跑出來,到最後見面又會無疾而終,所以雙方要約定餐廳地點和時間都只能選用我們提供的公版訊息。」待約會確定談妥時,系統則會向男性使用者收費,乍聽之下頗有婚友社的既視感,Dennis笑說:「但傳統的婚友社收費高,會員基數相對少,我想收費平價及會員基數多,這反倒是我們的優勢。」
Dennis進一步分享自家會員組成以25歲至35歲女性為《meet the one》的主要客群,前段大學的比例占比相當高,「我們是少數的交友App中,女性用戶比例高於男性的,這是很特別的現象,數據說明了它讓女性使用者有安心感。」此外,APP也建立了評分機制,確保用戶見面時的禮貌表現。主推將整個約會過程「效率化」,Dennis很有信心:「以我之前做業務的經驗,體認到要拿下一個案子,你打了再多通電話跟寫了再多封信,都不如見面更容易拿下,對應到人也是如此,見面聊的感覺絕對是最準確的。」
在摩登世代中,自由戀愛變得稀鬆平常,但尋求伴侶卻是一堂從小到大沒人教過我們的課,等不到轉角遇到愛或是真愛從天迫降,用新科技打造一段戀愛的開端,或許這份開端有些理性,但誰知道坐在眼前的,是不是就是等待已久的契合靈魂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