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哲學家是雲林人,父母親做的是勞力活的帆布業,每天不是忙碌工作,就是投入在宗教活動。他從小吃便當長大,有幾次到台北朋友家作客,跟著對方家人一起圍爐吃飯,他吃到掉淚,「我沒有過跟家人坐在圓桌吃飯,然後煮一桌很豐盛的東西,分享彼此的生活,這件事在我成長過程是缺席的。」**
舉凡價值觀、思想,他跟雙親都不契合,「他們讓我覺得,天地這麼廣大,然後我是一個無依無靠的人。」他認為,原生家庭是人到世上一輩子的功課。無法在雙親身上得到的愛,轉換成索求另一半的惡,用不正確的方式愛人,傷人卻也自傷。
**
厭世哲學家的父親狂熱於宗教,是某知名教派的教徒,母親則被他形容為嫁雞隨雞、沒有主見的良家婦女。父親說什麼、做什麼,母親就「拿香對拜」。
父熱衷宗教 他卻覺得荒謬
「我爸可能也是心裡很需要支柱與慰藉的人,所以他就會投靠這個師父,又去信這個師父。師父會給他開示,他就會覺得可以撫平他心中的焦慮,可以讓他的狀態好起來。」小時候父親常帶著全家跑宗教場合,後來甚至當上組織的會長,「我爸有一個舞台,下面很多人聽他演講,」他對此卻冷眼看待,「我就是一個旁觀者的清明,看這個人在求這些、悽悽惶惶做這件事,我覺得這種人有問題,他心裡的問題沒有解決,他需要這個東西來拯救他…」
在他眼中,父親的行為是荒謬的。上了大學他開始讀哲學,便開始刺激父親,「我會一直戳他『你這樣只是為了掩飾心中的焦慮、掩飾心中的不安全感。』」但父親聽不下去,「他是一個很自我的人,一直想要灌輸他的價值觀,會覺得『我吃過的米比你吃過的鹽還多』。」
吃便當長大 到朋友家掉淚
除了父親熱衷宗教讓他不諒解,從小與雙親缺少溝通與心靈層面的交流,更是人生的無解難題。「我跟家人基本上是無話可說的狀態,因為話不投機。」他舉例,「我爸媽打電話給我,我拿起來都只說『喂,好好好…』然後就掛掉了。」
小時候他也曾想尋求父母的幫助,例如在學校跟同學鬧翻吵架,「回家跟爸媽講,他們就會說這小事,有什麼好講的,反正你只要讀好書就好。」他們不會聽你的煩惱?「不會,他們也沒這個美國時間,會覺得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你們就是無憂無慮的。」好幾次被「已讀不回」,與父母間的隔閡也愈來愈遠。
由於雙親忙於工作,媽媽根本沒空煮飯。吃外食長大的他,考上台大研究所後,常到一個好友家串門子,「他們一家人圍著一張圓桌吃飯,有幾次情緒來我就流眼淚,我朋友說『你瘋了嗎,只是大家一起吃個飯,你留什麼眼淚?』我就說,我成長過程中沒有跟家人這樣坐在圓桌吃飯,然後煮一桌很豐盛的東西,分享彼此的生活、互相聊天,我沒有經歷過這個事情。」
內心的空洞 投射到另一半
「我是一個心裡很柔軟脆弱的人,在成長過程之中,我很需要那種很親密的關係,但是爸媽沒辦法給我這個東西,造成我在青少年很深的疏離感跟孤獨感。」他話說得重:「爸媽跟我的靈魂已經完全陌路到不同的方向。他們讓我覺得,天地這麼廣大,我卻是一個無依無靠的人。」甚至連新書發表,家人都是最後才知道。
這也是他厭世的重要根源,「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沒辦法解決,所以我把這樣的需求依託在感情上。」由於急著想填補內心空洞,他無法接受身邊沒有另一半的狀態,不然就會覺得慌張、痛苦,長久下來卻是兩敗俱傷:「以前對另一半,我會覺得你有義務要填滿我這個東西,但別人會覺得為什麼?因為你的出發點就不對了,怎麼可能會經營好一段關係?」
他曾把「交換」當作是愛,「我會覺得因為『我愛你』所以為你付出,你沒有做同等的付出是不是就不愛我?」直到跟另一半互相傷害了幾回,回頭省視、認識自己,才明瞭病灶的來源,「你如果要去愛一個人,你必須要知道自己是誰,要先滿足自己,要先治療你內在的東西。比如說你怕孤獨,你怕被遺棄,你怕自己一個人去做很多事情,這些東西都是有原因的。」
他強調,「絕對不是今天你找一個人在你身邊,你暫時把它遮蔽起來就沒事,同樣的問題你遇到下一個人又會再產生,因為沒有人有義務幫你解決你內在的那個問題。」現在他對愛情有了新的體悟:「我做了多少,或者是他做了多少,我都不會再拿一個尺度去衡量了,這東西我能拿得多乾淨就拿得多乾淨。所以現在真的是我輕鬆,跟我在一起的人也輕鬆,這才是讓對方在一種包容的愛裡。」
【厭世哲學家專訪1】快樂讓人平庸 厭世是自我探索的起點
【厭世哲學家專訪3】曾是放牛班的他考上第一學府 卻是人生觀崩壞的開始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