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台電去年續虧411億元、累積破4千2百億 預算中心示警藏3大隱憂

信傳媒

更新於 02月12日06:51 • 發布於 02月12日06:51 • 李海琪
過去三年共進行四次電價調整,其中民生電價多次保持不變或調整較少,而產業電價則四次上調,累積幅度超過六成,單價為4.29元;去年民生電價的平均單價為 2.77 元,低於平均售電價格。(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台)
過去三年共進行四次電價調整,其中民生電價多次保持不變或調整較少,而產業電價則四次上調,累積幅度超過六成,單價為4.29元;去年民生電價的平均單價為 2.77 元,低於平均售電價格。(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台)

台電財務壓力持續攀升,截至去年累計虧損已突破4,200億元,負債比高達92%。經濟部長郭智輝在專訪中指出,台電每發一度電就虧損1元,僅補貼民生用電,每年就需支出700至800億元。再加上立法院刪除原本規劃的1,000億元撥補,讓電價調整的可能性進一步升高。

郭智輝透露,3月底的電價審議會將朝「民生電價盡量不變、用電大戶適度調升」的方向調整。然而,儘管政府去年透過現金增資與電價上調減緩虧損,高昂的發電成本仍使台電財務壓力難以消弭。

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評估更示警,台電面臨三大財務隱憂——高度依賴融資、閒置資產未活化、再生能源購電成本上升。尤其隨著能源轉型推進,高成本衝擊使台電長期財務穩定性備受挑戰,恐進一步加劇財務壓力,建議政府應滾動檢討能源政策,審慎調整電源配比,以兼顧穩定供電與合理控管成本。

去年稅前虧損411億元,再生能源等購入電力支出年增288億元

根據公開資料,台電113年全年營收約8,714億元,較上年成長699億元,年增率達8.8%,其中電費收入占比約96%。在支出方面,全年總支出達9,125億元,雖較上年減少867億元,但購入電力中的「其他」成本增幅較為顯著,也就是來自再生能源收購成本及電力調度相關支出等,年增約288億元。

儘管去年上半年台電已完成 1,001 億元的現金增資,並於 3 月電價審議會通過平均電價調漲 11%,使得平均電價上調至每度 3.4518 元,但這些措施仍未能完全彌補營運虧損與成本壓力。台電 113 年全年稅前虧損仍高達 411 億元,使得累計虧損進一步從 112 年底的 3,818 億元,攀升至 4,229 億元,突破 4,200 億元大關,而台電資本額也才4,799 億元

經濟部3月底前將召開電價審議會,郭智輝10號也於專訪中「預告」,此次電價調整將會以使用者付費原則,朝著民生盡量不動,但用電大戶「加一點」來進行。並強調,台電電價發電成本高於實際價格,每發一度就虧損1元,單補貼民生用電,台電一年就要虧700至800億元,更遑論補助其他學校與機關,上看虧8.9百億。

此外,原本希望立院撥補台電1,000億元,但因為遭全數刪除,衝擊台電財務,也讓電價調整的機率提高。此話一出,彷彿將調整電價的原因歸咎於「立院不撥補」,也讓在野氣得跳腳,痛批若能源政策不檢討,永遠都是治標不治本,漲電價和撥補經費都將常態化,最終還是全民埋單。

台電財務壓力難解,立院預算中心示警3隱憂:應滾動檢討能源政策

立法院預算中心近期公布2025年度台電營業預算評估報告,台電財務壓力依然嚴峻,累計虧損突破 4,200 億元,雖然 114 年度預計獲利 77 億元,但仍高度依賴政府資金挹注與外部融資。報告示警,高度仰賴融資、閒置資產未妥善活化,以及再生能源購電成本上升等三大隱憂,恐進一步影響台電財務穩定性。

預算中心表示,台電長期仰賴融資支應營運資金,但部分計畫頻繁修正,導致財務效益不如預期,長期下來恐加重債務負擔;此外,台電擁有大面積長期閒置或未依原定用途使用的土地,影響資產運用效率,應加速盤點與活化,以減輕財務壓力。

同時,隨著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台電的再生能源購電成本持續上升,成為財務負擔的一大來源。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台電近年來再生能源平均購電費率不斷上漲,由於固定收購價格與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台電需以較高成本向再生能源業者購電,使得整體發電成本居高不下。

報告建議,政府應滾動檢討能源政策,審慎調整電源配比,以兼顧穩定供電與合理控管成本。此外,台電應加強資產管理,妥善規劃土地與設備運用方式,以提升資金效率,降低對融資的依賴,避免未來財務壓力進一步惡化。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