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協進會18日舉行工商講座,邀請專家針對「川普2.0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發表看法。
工商協進會顧問、國策院副院長郭育仁預估,今年在川普新政後,美歐關係將急速惡化、美俄關係則大幅緩和;面對川普上任後對半導體業的衝擊,工商協進會常務理事潘思亮則認為,與其被動,不如主動趁這個機會、成立國家隊與美國政府談投資案,或許也是一個好機會。
對於2025年的經貿局勢看法,工商協進會顧問、國策院副院長郭育仁直言,不要再幻想過去的國際秩序會繼續沿用,他也引用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回憶錄當中提及川普,因為安倍是所有國際領導人裡面,跟川普會面次數最多的一位,回憶錄提到,「當你認為川普口中講的話是無可置信時,那你正在犯極大的錯誤,因為川普會用無比的意志力去貫徹他的政策。」
郭育仁預測:美歐關係惡化、美俄關係緩和、3國內政混亂
郭育仁也大膽預測2025年的整體國際局勢,第一,烏克蘭停火協議一定會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美歐關係將急速惡化;第三,美俄關係大幅緩和;第四,中東戰爭一定在今年上半年結束;第五,今年下半年開始,美中會進入全面對抗;第六,日本及韓國、菲律賓則在下半年內政混亂,美日及美韓關係也會變得更加困難;第七,全球化將嚴重倒退,倒退到無法再重來的局面。
郭育仁指出,對於川普執政來說,首要考驗在於2026年6月的期中選舉,換句話說,從現在開始到明年6月,川普的政策推動勢必非常急、且用強大意志去貫徹,對川普而言,所有的規則、組織都傷害美國國家利益。
在日本及韓國的局勢方面,郭育仁則指出,日韓兩國目前面對川普2.0困境極為相似,首先是兩國今年都會面臨到非常動盪的國內政治,日本國會預計3月開始審議202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依照目前的日本國會比例,日本首相石破茂勢必要做出讓步才有可能通過總預算案,甚至日本7月有參議院改選,自民黨必須在124席當中單獨取得50席次,才能維持現今的過半狀態,雖然參議院改選並不會影響石破茂內政,但黨內恐怕也會發動政潮,希望石破茂下台。
至於韓國,郭育仁預估,有可能在5月底就會重新舉行總統大選,預期李在明上台後會非常親中。另外,日韓也同樣都面臨對美貿易順差額度過高的問題,尤其日本製造汽車輸往美國更是川普競選期間多次詬病,甚至川普在下半年一定會有「川金會」,且直接跳過日本韓國,恐成為日韓不可承受之重。
郭育仁認為,石破茂這次只是順利對接美國新政府,但不代表下半年美日關係就會一帆風順,下半年才是日本政府真正的考驗;韓國則是等待新總統上任後,美韓關係才會開始對接。
川普點名台灣半導體赴美投資,潘思亮:趁勢去談條件
至於商界對於川普新政的看法,工商協進會副理事長黃教漳認為,川普總統上任後以關稅作為外交籌碼,身為美國第6大貿易夥伴的台灣,2024年對美貿易順差高達739億美元,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從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加徵高額關稅、宣布課徵對等關稅,皆對於台灣的各大產業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科技、電子和半導體產業,這些都是台灣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工商協進會常務理事潘思亮會後也指出,川普關稅對台灣的影響會比美國要求台灣去美國直接投資的影響還要小,畢竟台灣對美國順差的解決根本是要在美國投資,雖然台灣對美國的關稅是5%、美國對台灣關稅是3%,像在農產品這方面,可能在對等關稅會有比較大的影響,除了農產品以外,資通訊產品各方面都是零關稅,因此對等關稅對於資通訊產業是比較沒有影響,可能對農產品方面會比較有大的影響。
針對川普上任後對半導體業的衝擊,潘思亮則認為,川普已經點名台灣好幾次了,他是要台灣的半導體去美國投資,這肯定是第一優先,與其被動的去被迫上架,台灣畢竟跟韓國(如三星)也是有競爭的關係,所以趁這個機會把美國市場吃下來,說不定也是一個好事、機會,就看企業怎麼樣去談投資案,「這也需要成立國家隊來跟美國政府整體的談,不要讓企業單打獨鬥。」
黃教漳也代表工商協進會向政府呼籲,能夠加強與美國相關單位溝通、爭取有利條件,包括第一,盡快完成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減少台商在美國投資和營運的負擔;第二,推動雙邊投資保護協定,保障台商在美國的投資利益;第三,爭取美國市場的特殊豁免或減免措施,以降低關稅壓力;第四,強化經濟合作機制,促進科技和創新領域的合作,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