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健康才是終極的愛自己!譚敦慈:50後人生值得追求4件事,吃得下、排得出、動得了、睡得著

50+好好

更新於 03月06日09:40 • 發布於 02月29日08:40

文/陳莞欣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編按:俠醫林杰樑離開後10幾年,「師母」譚敦慈仍活躍於媒體,持續宣導無毒生活的理念。一個人過日子,更要好好照顧自己。她說自己最怕麻煩別人,即使步入人生下半場,也要獨立自主。如何在飲食、運動、日常生活中,真正落實健康原則?(本文出自《50+週刊》

「我的人生只追求4件事,吃得下、排得出、動得了、睡得著。」談到理想的老年,護理師譚敦慈的口氣雲淡風輕。然而,簡簡單單的4件事背後,是她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長期在醫院工作的她,看過許多躺在病床上的長者,因為疾病無法自理生活。對於個性獨立、不愛麻煩他人的譚敦慈而言,若老後事事仰賴他人,無疑是一種痛苦。所幸,隨著醫療進步,即使罹患疾病,只要及早採取行動,積極改善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就能逆轉「老了需要被人照顧」的命運。

「健康不是非得『零病痛』,這滿困難的。但你控制得當,可以自主生活,就算是一種健康。」譚敦慈說。年輕時的她,雖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毛病,但確實服藥、多年來奉行健康生活型態,讓她至今沒有三高,每年的健檢報告也幾乎不會出現紅字。她是如何辦到?

防肌少症、骨鬆,均衡飲食怎麼吃?天天一綠一白兩碗菜、吃夠60克蛋白質

首先,在飲食習慣上,譚敦慈引用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沒有所謂神奇食物。」追求均衡的飲食,就是參考國健署「我的餐盤」,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和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樣樣都可以吃。

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較容易蔬菜攝取量不足。譚敦慈在家中訂下「一綠一白」的規定,每天要吃兩碗蔬菜:一碗深綠色蔬菜、一碗白色蔬菜。飯碗多大,就吃多少菜。深綠色蔬菜可以選空心菜、地瓜葉、菠菜、花椰菜,白色蔬菜包括白蘿蔔、白花椰菜、白高麗菜,甚至菇類、茭白筍、竹筍……等,都算數。

「一綠一白」的原則,是多年前林杰樑醫師還在時就訂下的家規,也深植在家人心中。現在,譚敦慈的2個兒子都已成年,偶爾外食蔬菜攝取量不足,還會打電話問她,「媽,晚餐能不能幫我留一碗菜?」

此外,50+女性最怕肌少症、骨質疏鬆。譚敦慈提醒,肌少症聽起來不嚴重,其實死亡率跟癌症不相上下。她曾看過長輩因為嚴重肌少症,連拿湯匙都會覺得手痠,根本不想吃飯。因此,她特別注重攝取蛋白質。國健署建議,以國人的平均體重,女性一天需攝取60克蛋白質,男性則為70克。

這60克蛋白質如何攝取?譚敦慈舉例,一顆蛋、一塊豆乾有6~7克蛋白質、一片虱目魚肚40克蛋白質,一杯豆漿(100cc)有3克蛋白質。常見食物的蛋白質含量,都可以上網查詢。她因為工作忙碌,常跳過午餐,但早上會吃得較為豐盛:水果、蔬菜,再加上2顆蛋、喝一杯豆漿。晚餐再吃一片虱目魚肚,60克蛋白質就已達標。(相關閱讀:蛋白質吃不夠會肌少症、吃太多又怕傷腎!熟齡族健身飲食該怎麼吃?

堅果有益預防心血管疾病,她每天也會吃一湯匙堅果,約等於45顆核桃、8顆杏仁。不過,她特別提醒堅果最好選無調味的,避免吃下多餘的糖分和人工添加物,「我有朋友每天吃半斤蜜汁核桃,一個月胖3公斤!」

日行10公里、爬70層樓當運動 飯後做家事也能防糖尿病

人到熟齡,除了吃得下,也要追求「排得出」。譚敦慈觀察,長者常因便秘所苦,而想排便順暢,不是只靠調整飲食就行。高纖維食物、水分、運動,缺一不可。

她每天為自己排定運動菜單,至少走10公里、爬70層樓。一層樓的算法,約為3公尺高,或者16階階梯。聽起來驚人的數字,其實善用零碎時間多動,就能達成。例如,她會從高鐵台北站走路回到於六張犁捷運站附近的家,單趟約6公里。來回即可達標。下雨時,則到捷運站走樓梯。2階一起爬,肌肉訓練量更高。

天氣晴朗的早晨,她會爬自家附近的富陽山、福州山。她笑說,若有認識的朋友爬山遇到她,打招呼就好。試圖和她一起走,很可能會跟不上她的腳程。「有人會很驚訝問我,『你一個人來爬山?你兒子在幹什麼?』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譚敦慈說,即使是母子一起爬山,大家也會各自依自己的速度前進,最後定點會合就好。「我並不希望他們遷就我,沒有達到自己的運動量,這段時間就白費了。」

獨自運動,可以很自由彈性。若沒有太多運動時間,吃飽飯洗碗、擦窗戶,也算是一種活動。譚敦慈說,飯後她習慣站起來做點家事,避免血糖上升,有助預防糖尿病。也有研究顯示天天做家事,可降低10幾種癌症風險。做家事不分性別,盡量讓自己多動,有益健康。

熟齡如何一夜好眠?嚴守規律作息,當個沒有「隔夜仇」的人

失眠,是許多熟齡族群的煩惱。譚敦慈說,自己每天吃飽飯、洗完澡就準備上床睡覺。「我時間一到就去睡。小孩比較晚睡,我也不會等小孩先睡才去睡,我沒那麼偉大。」早上6點不用設定鬧鐘,自然就會清醒。生活作息幾乎是規律到「無趣」的程度,睡眠從來不是問題。(相關閱讀:不悲情、不犧牲奉獻!譚敦慈:不當100分媽媽,愛才更健全

她的好眠秘訣,包括早上喝過一杯咖啡後,就再也不碰任何咖啡因飲料,包括巧克力、可樂、茶和能量飲料。中午過後不吃甜食,以免影響睡眠品質。睡前不碰電子用品,手機也不帶進臥房。因為曾有澳洲研究發現,手機在關機狀態時,一樣可能影響睡眠品質。

此外,她建議50+的朋友,若是前一晚沒睡好,隔天也要如常作息,盡量不要小睡。疲累時,可以站起來動一動,消除疲勞。白天打盹,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在心理層面,「沒有隔夜仇」的人格特質,也讓她能夠一夜好眠。若發生了不愉快的事,她會靠走路把情緒「走掉」。林杰樑醫師剛離開那陣子,是她人生最低潮的時期。當時,她接送兒子放學前,會先到大安森林公園走路。半小時的散步時間,可以釋放悲傷,忘記煩惱。「每天這樣走,我常覺得很感恩,發生在我身上的事都是我恰好可以處理的。」

在這個「愛自己」口號氾濫的年代,譚敦慈則認為,快樂不一定和物質有關。光是每天爬山、看風景,就讓她感覺「怎麼這麼棒,我可以獨自爬上來。」相對的,她也曾遇過一位富有的太太,財富多到能包下整家店,想買任何奢侈品都不需要顧慮。「但因為疾病,她出不了門。買那些東西也只是放著而已。」能夠獨立,人生到最後都不用麻煩別人,就是最終極的愛自己!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