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遊秘魯腫成香腸嘴 竟是馬蠅寄生

中華日報

更新於 02月23日13:49 • 發布於 02月23日13:49

馬偕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劉崇基展示馬蠅蟲體。(記者戴淑芳攝)
馬偕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劉崇基展示馬蠅蟲體。(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33歲陳先生去年10月中旬到秘魯旅遊,嘴唇遭馬蠅寄生,返國2週後嘴唇腫成香腸嘴且伴隨疼痛感,由於外觀近似皰疹,經診所治療半個月未好轉後轉診馬偕醫院,發現是少見的馬蠅蟲卵寄生,且蟲卵已寄生在體內孵化成幼蟲,於是在全身麻醉情況下,於手術室內順利取出3隻寄生於嘴唇上的馬蠅幼蟲。

馬偕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劉崇基表示,陳先生去年赴秘魯馬丘比丘旅遊住宿當地雨林區民宿,旅程中並未感覺異樣,11月初回國後起初發現嘴唇表面有一點小破皮並不以為意,沒想到2週後沒有好轉,嘴唇逐漸腫大且伴隨日益加劇的疼痛感,經皮膚科診所診斷為皰疹後給予口服抗病毒藥物、抗生素及藥膏治療也未見改善,轉診至馬偕醫院皮膚科進行細菌培養也未驗出任何菌種,最後轉診至口腔顎面外科門診。

劉崇基表示,國內遭馬蠅蟲卵寄生案例非常少,過去只發生過兩例寄生在頭皮的案例,這次發現寄生在嘴唇的情況也是他行醫以來首次見到,患者傷口初期與一般昆蟲咬傷非常相似,腫疱的周圍有小型丘疹也容易與皰疹混淆,並不容易被診斷。

陳先生經門診檢查後發現有3個傷口持續有滲出液,且隱隱約約看得到有物體活動跡象,曾在門診嘗試夾出,但因病人無法忍受致使難度太高,因此採以全身麻醉,為病人在手術室內解決,手術時間約15分鐘,成功活捉3隻寄生於嘴唇上的馬蠅幼蟲,術後住院一晚確認恢復良好才讓病人出院。

取出後的蟲體分別送病理檢驗及台大昆蟲系系統分類研究室蕭旭峰教授鑑別,確認是台灣少見的馬蠅幼蟲。

陳先生赴秘魯旅遊,嘴唇遭馬蠅蟲卵寄生,最後以全身麻醉成功取出蟲體。(記者戴淑芳攝)
陳先生赴秘魯旅遊,嘴唇遭馬蠅蟲卵寄生,最後以全身麻醉成功取出蟲體。(記者戴淑芳攝)

劉崇基提醒,國人出國旅遊多會查詢疫苗預防接種建議,對於旅遊過程中防蚊蟲叮咬也得隨時留意,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進入叢林區戴帽子以保護頸部及頭皮,不擦香水或使用體香膏、衣褲無法包覆的皮膚則選用適當的防蚊液並適時補擦,若曾至高風險地區回國後發現身上有不明類似蚊蟲叮咬傷口,又遲遲未癒合,應儘早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