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發會副主委、前桃園市副市長游建華3日因「癌王」胰臟癌去世,享壽65歲。
游建華曾在呂秀蓮時任縣長期間,擔任建設局長;在朱立倫任內擔任交通局長,後又被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延攬,一路從秘書長當到副市長,離開桃園市府後,任職國發會副主委。
游建華2年前罹癌,家屬也悲痛證實,遵從游建華生前交代,將低調簡單辦理後事,懇辭一切花籃、祭品、奠儀。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胰臟癌新發個案已突破3千人,也奪走近2,500人性命,疾病發展快速,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是非常兇猛的癌別。
那麼晚期胰臟癌還有機會延長存活期嗎?
晚期胰臟癌治療有何突破?醫:化療結合手術延長存活期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暨胰臟癌團隊總召集醫師田郁文先解釋,胰臟癌的可怕之處在於其症狀不明、不易察覺,「多數人發現時已是晚期,一旦有明顯的上腹疼痛、黃疸等狀況,通常癌細胞已侵犯、侵犯到鄰近血管(第3期)或轉移到其他器官(第4期),這時就無法靠手術切除乾淨。」
不過田郁文提到,即使在診斷時已是晚期無法立即手術完全切除,但約25%的第3期胰臟癌在化療後能切除乾淨,「胰臟癌的治療需要不僅是內、外或腫瘤科醫師,而是需要多科團隊醫師的配合,減少患者在各科別間轉介治療的程序,也有個管師、營養師等角色,給予最好的照護。」
在血管侵犯嚴重的胰臟癌治療中,田郁文強調,手術與化療為最重要的形式,「有別於以往罹癌手術後僅剩1年半存活時間,如今患者在手術後加上術後輔助化療,生存期將有機會大幅延長至50個月。」
而針對無法手術治療的晚期患者,台大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楊士弘也說明,目前以組合式化療為主要選擇,「台灣的醫療非常進步,國際常見的化療皆可在國內使用。」他表示,台大醫師們會參考國際指引建議患者用藥,化療藥物也經過國際大型研究證實其有效性、安全性,除了有長期用藥經驗,健保也有給付部分藥物,可減輕患者的負擔。
楊士弘進一步說明,不少人都有化療副作用很嚴重、一定需要住院的迷思,「在晚期胰臟癌的治療中,醫師會評估患者的體能狀況,若患者不喜歡耗時較久的療程,現在也有可在門診完成的藥物。」他也盼每位患者都可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與各科醫師一起努力控制疾病並兼顧生活品質。
AI診斷輔助,揪出早起胰臟癌病灶
近年胰臟癌的診斷與治療有新突破,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廖偉智分享,台大已開發出新型AI診斷輔助系統,有望及早揪出病灶,讓胰臟癌有機會在早期發現。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吳健暉補充,除了診斷更精準之外,胰臟癌治療在台大已經幾乎是個人化設計,治療更加精準,「隨著基因醫學蓬勃發展,患者可透過遺傳性基因檢測、腫瘤基因檢測,找出特定的基因缺陷之後選擇相對應的免疫、標靶、化療藥物,提升治療成效。」
一般來說,胰臟癌好發年長者,男性比率高於女性1倍,目前對於胰臟癌發生的主要致病成因還尚未明確,不過根據罹患胰臟癌的個案,能發現有6種族群為胰臟癌的高危險族群:
1. 60歲以上長輩
2. 長期抽菸者
3. 長期飲酒過量
4. 肥胖
5. 糖尿病
6. 慢性胰臟炎患者
雖然胰臟癌是一種進展相當快速、預後不佳的癌症,但仍與其他癌症相同,若可以在早期發現、還是能爭取多一點治療先機, 而雖然目前晚期胰臟癌患者仍占多數,但診斷工具與治療形式越來越多元,醫師強調,若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都有機會延長生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