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臺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臺北醫學大學醫師協會、北醫大台北地區校友會、北醫附醫創新前瞻中心等攜手規畫「北醫校友新創論壇」,於12月8日盛大舉辦。臺北醫學大學吳麥斯校長表示,北醫教育以自由、開放、包容為特徵,是第1個實現「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多元、平等和包容)」的大學,在此數位化時代,跨領域學習才能讓專業升級,連結現在與未來。
北醫轉型創新型大學 獲獎無數表現卓越
創辦於1960年、校友人數超過5萬,人數看似不多,但眾多傑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卻能在醫界、藥界、公衛學界獨領風騷、大放光彩,甚至政界發光發熱,包括,前美國衛生福利部副助理部長林元清(醫學系)、前衛福部長、政務委員陳時中(牙醫學系)、立委陳菁徽(醫學系)、嘉正生物科技副董事長林瑟宜(藥學系)等15名重量級校友出席「北醫校友新創論壇」,上台分享人生故事,為台灣醫療、臨床研發、公衛政策等領域提出建言。
本次論壇執行長、北醫骨科部主任吳孟晃表示,近年來,母校北醫積極轉型,成為國際首屈一指的創新型大學,蟬聯遠見2024「台灣最佳大學」醫學類典範獎,也榮獲今年度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在教育、醫療與社會責任上展現卓越表現。他於2015年回到母校北醫附醫骨科部服務,他表示,在學校培育下,前往史丹佛接受生醫設計創新訓練,返國後積極參與醫材創新及人才培育,希望以自身經歷為基石,激發校友們在醫療新創領域上的更多可能性。
在新冠防疫期間,「阿中部長」陳時中率領防疫團隊,穩定民心,贏得國人信賴,他以「超高齡X少子化 人口結構的挑戰與對策」為題,於論壇演說時強調,台灣將在明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但2023年生育率卻降至0.865,創下歷年新低紀錄,台灣工作人口與老年人口逐漸趨於一致,到了2070年,高齡與工作人口比率來到1比1,青壯年負擔愈來愈沉重。並強調,為提高國家競爭力,政府針對不同年齡層擬定不同策略,期盼翻轉失衡的人口結構。針對1至6歲幼兒,應從孕產到育兒等階段,提供各項福利政策,讓年輕夫妻敢生,樂於撫育下一代。
北醫校友新創論壇 促進跨世代交流、激發創新思維
對於台灣醫療新創產業的未來,嘉正生物科技副董事長林瑟宜說,「能量是源源不絕、充滿無限可能。」,政府修訂生技製藥產業發展條例,放寬高風險醫療器材等認定範圍,納入新興生技醫藥產品,陸續成立新竹生醫園區、南港生技園區等等,有效促進產學研合作,形成創新聚落,提升研發能力。
從婦產科權威醫師,跨至政壇,立法委員陳菁徽以「新世代與多樣化」為題,建議年輕世代在校厚植本質學能,並多多參與政治,因為政治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她擔任立委後,致力推動各項公衛醫療法案,包含人工生殖等法案,希望人民有感,切身感受到改變,日子變得更美好。另以專業醫療作為外交後盾,讓全世界真正認識台灣,瞭解到台灣在醫療科技、生技產業上的努力,以及卓越表現。
15名傑出北醫校友上台分享人生故事,吳孟晃說,「創新的起點源自於多元化的思維碰撞」,希望「北醫校友新創論壇」有效打造出碰撞的契機,並激發年輕世代對醫療創新的熱情,而資深校友透過平台傳承智慧,在眾人齊心下,形成一個正向循環,北醫持續成長,對於台灣醫療及生技產業有所貢獻。
# 首圖攝影/陳如頤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什麼是「男性流感」? 研究揭密男女免疫系統強弱差異
▸睡眠障礙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睡眠呼吸中止檢測揪共病
就❤NOW健康:社群│ 影音│ 官網│ 醫級邦│ 健康安妞 Podcast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