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印度】莫迪有望問鼎第三任總理,五大面向一覽十年執政

財經M平方短評

更新於 06月04日22:13 • 發布於 06月04日22:13

重點整理

  • 6/4 (週二)印度大選開票,截止台灣時間清晨六點統計,莫迪所在的人民黨獲得議會的 240 席位,未能獨立形成議會多數,但算上其他政治盟友,以人民黨為首的執政黨聯盟,共計獲取 293 席成為議會多數(272 席為組建政府門檻)。

  • 6/3 印度民調曾顯示,莫迪的執政黨聯盟應有望拿下至少 350 以上席位,推動印度 Sensex 指數一度創下新高,然實際開票顯示,相較 2019 年選舉,本次執政黨聯盟僅以微弱優勢險勝,導致股市下跌 5.7%

  • 但莫迪仍有望成為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後,第二位連任三屆的領導人,前期製造業補助、基礎建設及外資開放等政策,預計將得到延續。

  • M平方從五大面向,一覽莫迪前十年執政成效,分析其達成以及未完成什麼成就。

MM 研究員

一、任內 GDP

  • 以現價美元計算,GDP 規模總量超越曾經宗主國英國,實質 GDP 增速超越中國。

  • 2023-24 財年,莫迪第二任總理收官之年,實質 GDP 增速高達 8.2%(前 7.0%),按 支出法 看,資本形成年增 9% 引領經濟增長;佔經濟總體量逾 5 成的民間消費年增 4%,為經濟提供關鍵底部支撐。按 GDP 附加價值 看,製造業、營建業年增 9.9%,成核心增長引擎。

file
file

二、任內營商環境與外國投資情況

  • 推行新版商品及服務稅法,被視為印度有史以來最強力的稅務改革,消除地方、中央兩套稅制,暢通全國物流與商品貿易。

  • 中央政府基建相關的資本支出 (Capex),佔總支出比例從 2014-15 財年的 11%,上升至 2023-24 財年的 22%,2024-25 財年預算達到 23.3%,幾乎翻倍。

file
file
  • 外國直接投資金額 在 2020 年創高,後續仍維持高檔。

  • World bank 營商環境排名 (Ease of doing business ranking) 從 2015 年的 142 名,攀升至 2020 年的 63 名。

三、任內製造業發展成效

  • 推行生產連結激勵計畫 (PLI),吸引廠商在印度設立生產據點。
  • 製造業 PMI 連續擴張超過 30 個月,指數水位遠超疫情前水平。
  • 電子產品出口佔總出口總額比重,從 2014 年的 2% 升至 7% ~ 8%。
file
file
  • 觀察製造業佔比最大的手機業,2018 年超過越南成為第二大手機生產國,國內手機市場實現進口替代,自給率從 2014 年的 19% 升至 98%。
  • 中上游零組件缺乏自給能力,電子產品貿易逆差 仍在擴大,供應鏈在地化仍有提升空間。
  • 製造業增加值佔 GDP 比值在 17% ~ 19% 徘徊,離印度製造 25% 目標仍有差距。

四、任內居民消費表現

  • 衡量內需的 個人信貸,自 2014 年後持續成為信貸增長引擎,消費者信心指數 快速修復至疫情前水平。
  • 2016 年底強推的廢鈔令褒貶不一,但確實大幅推升了印度數位支付的比例,對潛在消費需求的釋放起到積極作用。
  • 高單價商品如手機中的 iPhone 、車輛中的乘用車等消費比例有所提升,反映富裕中產階級擴大下,帶來的消費升級機遇。
file
file

五、任內就業市場情況

  • 2018 年後 失業率 偏高,數據顯示年初至今仍超過 7%。
  • 產值較低的農業(第一產業),仍是吸收就業的主要領域。
  • 製造業(第二產業)就業比例仍低,其能否在未來成為吸納就業的主力,將是富裕中產擴大和消費升級的關鍵。
file
file

推薦閱讀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