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窩蜂風潮退去後,蒙古烤肉餐廳越來越少,有42年歷史的唐宮卻始終生意興隆,假日一位難求。
老闆陳詠富從送肉小弟做起,一步步學烤肉、學服務,靠著傻勁和勇氣,與戰友汪茂村在不被看好的飯店冷僻樓層起家,靠著旅行社帶進的歐美團客打響名號,吸納了前行政院長李煥、藝人張菲等常客。
雖然曾在海外設店失利,但堅持肉品自切及炭燒紫銅鍋,讓唐宮屹立至今。面對未來,年過70的陳詠富依舊戰力十足;他說,別把客人當傻瓜,想要走得遠,眼光就要放遠。
**
平時,陳詠富是不進烤肉烹調區的。但臨到假日,見排隊等烤肉的客人愈來愈多,總是把「客人是衣食父母」掛在嘴上的他,忍不住還是捲起袖子、拿起長筷,站到溫度350度的鐵鑄大爐旁,幫忙揮筷消化一碗碗的「肉山」。
開設唐宮蒙古烤肉42年了,陳詠富不再是創業當年那個29歲的小夥子,但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只有老練,沒有老態。
忙過烤肉戰區高峰期,他快步回到用餐區幫忙招呼客人,一對情侶央求代為冷凍生日蛋糕,他臉上堆滿笑:「沒問題,如果我幫忙唱生日歌,可以也吃蛋糕嗎?」巧妙到位的按捺功力,逗得情侶客眉開眼笑。
來自苗栗鄉下的陳詠富,並非天生就是「生意仔」(台語,生意人之子)。「我有四兄弟、四姊妹,男生當中排行老大,父母是佃農,要養活8個子女不容易,所以我初中畢業就跟著叔叔外出謀職。」在親友介紹下,他進到台北環南市場幫肉類批發商送貨,也從那兒走上另一條人生路。
「因為送貨的關係,我認識了目前台北市最老的『成吉思汗』蒙古烤肉餐廳第一代老闆尹有志,退伍之後,也被他找到餐廳擔任烤肉師傅。」用餐時間拿筷烤肉、空班持刀切肉、營業前還要採購打掃,1人當3人用的陳詠富,很快受到賞識,「尹有志經常到國外坐移民監,只要他出國,餐廳幾乎全交給我打理。」
尹有志正式移民後,成吉思汗轉手賣出,陳詠富又待了3年,興起自行創業念頭。「聽說舊第一飯店10樓的餐廳要頂讓,便和朋友汪茂村集資100萬元,買鑄鐵爐、桌椅等器具,租了下來。」他自嘲年輕時的心臟比較強壯,拿到爛牌也當成好牌來打,「我們進去前,飯店10樓那個點每年都要換3、4個老闆,換做是現在,應該會很『剉』。」
附近住戶全看衰,甚至預言我們半年內就會關掉。
1976年,陳詠富、汪茂村及一位任職第一飯店的友人合夥設立唐宮,正式在第一飯店10樓開張,賣的也是從老東家學來的蒙古烤肉和紫銅爐涮羊肉鍋,「初期真是慘兮兮,我和汪茂村親自到附近發傳單,附近住戶全看衰,甚至預言我們半年內就會關掉。」但8個月後,想看笑話的人都失望了,陳詠富頗為得意:「連第一飯店當時的總經理都很驚訝,怎麼飯店樓下總停滿遊覽車,乘客一下車就往10樓走?」
陳詠富用的還是老東家的方法,「尹有志常跑國外,和旅行社熟,會透過旅行社接外國觀光團客,我心想既然在地客不進來,也依樣畫葫蘆找國際觀光客吧。」此招奏效,不到3年,第一飯店10樓的120個位置已不敷使用,他和股東決定搬到有200個位置的松江路現址。
「這下換第一飯店不肯讓我們走,還試圖分化我和汪茂村,勸他和我拆夥,留在飯店內經營。」雖然汪茂村拒絕,但另一股東因是飯店人員,最終只能選擇退出,陳詠富說:「汪茂村的義氣,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動盪見真章,讓2人繼續相扶向前行。
然而另起爐灶,再次面臨客源不足窘境,陳詠富說:「當時松江路底的高速公路還沒打通,新址位於2樓,門口又不在松江路而是在錦州街,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注意到。」為了拓展客源,只好經年累月買自立、大華、民族三家晚報(都已停刊)的廣告,外加持續與旅行社合作。
所幸一次觀光局餐宴幫了大忙,「我還記得當天是颱風天,觀光局邀請不少小吃店和特色餐廳到圓山擺攤,好讓國外賓客品嘗道地台灣美食,結果我們的攤位竟然大排長龍。」自此,唐宮成了觀光局口袋名單,不時有官員帶外賓前來,許多客人見外國觀光客上樓,跟著進來,慢慢才打開在地市場。
蒙古烤肉的前世今生
蒙古烤肉吃法,據說是因成吉思汗帶兵拓展版圖,後勤補給無法跟上,士兵只好就地堆石頭,再把盾架在石堆上,劈柴生火,並宰殺馬匹或捕獲的羊隻,以長矛在盾上翻烤。
但後來的蒙古並無此吃法,而是國民黨撤退來台後,由北平老鄉帶入台灣,在北市廈門街底(螢橋)一帶的河堤邊開設茶館,提供大鐵盤和烤肉,讓客人邊喝茶,邊自己用長筷烤肉,再以燒餅夾肉。在當時屬於有錢人的休閒,1人要價約15元。
1960年代,相聲名家吳兆南在北市八德路開設首家餐廳式蒙古烤肉,也將烤盤加大,由師傅統一代烤。隨即,圓山飯店和成吉思汗跟進,算是箇中資深餐廳。
做生意別只想著節省,結果把自己也「節」掉了。
1980年後期,蒙古烤肉風潮越見興盛,台北市類似餐廳一家家開,一時多達3、40間。陳詠富說:「台灣餐飲流行一窩蜂,但生意想做長遠,根本還是在品質。」他和一位同業交換過心得,對方把麻油和沙拉油混合使用,並得意告訴他:「老弟啊,做生意要講成本,一斤麻油那麼貴,一斤沙拉油才多少錢。」結果這個「聰明人」沒多久就關店,陳詠富搖搖頭:「做生意只想著節省,結果把自己也『節』掉了。」
但競爭多就有壓力,他和汪茂村意識到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堅持維持火鍋以木炭熬煮,烤肉也用相思木當燃料,「蒙古烤肉的鐵爐是以一根根5公分的鐵條拼成,木頭香味會透過縫隙和肉結合,自然比瓦斯炒得香。」因為與一位中醫師朋友談到鹿肉在傳統觀念中是滋養補品,他們又在牛羊雞豬外,進口紐西蘭野生鹿肉作為烤肉素材。
少見的鹿肉迅速成為特色,但更重要的是肉質和口味,陳詠富說:「唐宮的肉品一定是師傅自己逆紋刨切,而且要去除筋膜。」例如羊肉也只選1歲半至2歲的澳洲綿羊,因為1歲以下的羊肉嫩而不甜,3歲以上的雖香卻太老。
「那段期間,我們也把涮羊肉火鍋改成酸白菜鍋,雖然很多蒙古烤肉店也賣鍋,但都是瓦斯爐或電磁爐,我們寧可僱一個師傅燒炭火,也要用紫銅爐。」給客人一種熱氣騰騰的圍爐氛圍,是陳詠富的堅持。
德國與澳洲設分店,日本眾議員來台購買技術返日自行開業。
經過一番商場廝殺,蒙古烤肉熱潮慢慢消退,店一家家收,但唐宮不僅不受影響,還在1990年左右前往德國和澳洲開設分店,同時有日本眾議員吃後愛上,特地購買技術返日自行開業。
可惜3年後,德澳分店雙雙鎩羽而歸,陳詠富認了叩關海外大不易,「當初沒公筷觀念,中國人習慣都拿筷子在一個爐子裡涮羊肉,外國人根本無法接受。」除了文化,還因彼時遇上東西德統一,西德景氣被東德拖累,加上澳洲匯率衰退,成本被匯率吃掉,終究都以關門收場。他不太想提敗績細節,「別再問賠多少,就當繳學費,過去了就過去了。」
這些年,唐宮雖以保守之姿低調經營,仍被公認是台北生意最好的蒙古烤肉餐廳,每到假日定是座無虛席。陳詠富說:「日子過得真快,我都已經過了70歲。」他感慨老戰友汪茂村走得早,「他比我小2歲,誰知5年前先走一步,走時還不到70呢。」
他憶起2人並肩作戰的三十多年,「合夥生意最難,朋友常說我們能夠合作這麼久,真是一種藝術。」曾經,2人為了設不設立沙拉吧而爭執,也為了如今已經想不起來的小事辯論,「我們在工作上會吵得臉紅脖子粗,但隔天約了還是一起去打球。」同胞兄弟與他在家相處十多年,職場兄弟卻合作了三十多年,對他而言,汪茂村的分量並不亞於親兄弟。
記憶的匣子開啟,躍出的全是陳年光景。「有天中午,我和汪茂村聽到喔咿喔咿的前導車停到樓下,一個隨扈模樣的人上樓要了2個位置,接著上來的人讓我們嚇了一大跳,竟然是時任行政院長李煥。」
他記得,李煥專門來吃涮羊肉,因為他聽說唐宮的醬料是以韭花醬、芝麻醬、紅糟醬為基底,「他吃完後說了一句:『我小時候吃的就是這種味道。』」爾後,李家人成了常客,後來李煥離世,兒女仍常在唐宮聚餐圍爐,他與汪茂村都對李家人印象深刻。
別把客人當傻瓜,三次人家就跟你再見了。
問他,還有哪些年輕名人是常客?他回,藝人張菲和費玉清。我笑,這2人都不年輕了。他大笑求饒:「年輕名人、藝人我還真認不出得幾個,別為難我。」他非常努力再想,總算擠出2個年輕些的藝人常客,黑人、白歆惠。
在認人功力上服老,陳詠富卻對經營展現積極鬥志,「我再幹個幾年,應該沒問題。」沒有二代接班人選嗎?他說,目前汪茂村的兒子已經進到唐宮工作,自己的女兒雖然是上班族,但下班和假日也會來幫忙,不過,他與同在唐宮工作多年的汪太太至今未討論過接班問題。
此時,客人招手要多加盤火鍋肉片,他快步拿取快步送上,眼明手快的程度,確實不輸年輕服務員。
望著他穿梭在客人間的殷勤身影,再吃了口他推薦、只要在酸菜鍋中燙「左三圈右三圈」的無骨牛小排。滑嫩不澀的牛肉入喉,突然明白他之所以能領著唐宮,在眾多倒閉的蒙古烤肉餐廳中屹立不搖,不正如他所說—「別把客人當傻瓜,你第一次把客人當傻瓜,可能客人不知道;第二次有點感覺;第三次人家就跟你再見了。」
顧客這麼說:童年的滋味不變
我大概小學時就會跟父母親、家人去吃蒙古烤肉了,那時還是自己炒,現在是師傅炒,雖然少了一個樂趣,不過現在比較不會炒不熟,師傅炒的也比較好吃。
唐宮的另一項特色是酸菜白肉鍋,但我不太喝火鍋湯,主要是為了來吃不同的肉。另外,雖然我不那麼愛吃燒餅,但唯一在唐宮我會吃,因為蒙古烤肉配燒餅味道很搭,燒餅吸油後味道很好。
台灣大學 溫教授
烤肉達人這麼說:不要怕排隊而貪心
唐宮搬到松江路後,我就到職了,主要是負責切肉和烤肉。最早是用手工切肉,慢慢的客人變多,牛、羊、雞、豬、鹿肉5種加起來,1天大要切7、80斤的肉,假日更多達100多斤,因為數量太大,後來改成機械切。
客人常問怎麼拿肉,烤起來最好吃?我的建議是不要貪心,分次炒,不要因為怕排隊就一次拿一大盤。一來肉多,要炒的時間就久,肉容易變老;二來佐料會更難配,味道不是太淡就是太鹹。通常,炒起來7分滿是最剛好。
資歷37年 黃師傅
唐宮蒙古烤肉
- 地址:台北市松江路283號2樓
- 電話:02-25026762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