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蚵殼再生循環利用技術成熟 蚵殼製磚縣府失之交臂 水試所用於養殖大成功

澎湖時報

發布於 2021年03月08日00:00 • 澎湖時報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邵文政,108年被聘為縣政顧問;欣喜之餘,他提交了蚵殼磨粉鍛燒再製成磚塊的技術,供縣府做為澎湖蚵殼終極處理的參考,但迄今縣府團隊無人聞問,反而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利用蚵殼磨粉鍛燒後,做為養殖鳳螺的底層舖砂,獲得大成功,已經提出技術專利申請。

牡蠣養殖是澎湖重要的產業,1年約為1,800餘噸產量,為澎湖帶來超過新臺幣5.3億元的產值,但每年也留下1萬多噸的廢棄牡蠣殼,成為難解的問題;為了菜園里蚵殼掩埋問題,甚至引爆縣府與市公所的論戰,縣府指責市公所處理不力,市公所反摃縣府不給足經費,雙方幾乎撕破臉,風波方興未艾。

國內外對貝殼粉之研究,皆指出具有抑制細菌生長之功能,而賴縣長上任後,也對牡蠣殼的再生循環利用問題相當重視;108年11月因北科大邵文政教授提出了將蚵殼廢棄物回收、磨碎,運用科技循環再利用技術製成產品,做成「無機聚合高壓貝殼磚」,賴縣長即聘為縣政顧問,期邵教授的理想落實,並連帶解決棘手的蚵殼問題。

但直到今年,縣府團隊似乎不聞不問,當初邵教授高興的提供了1板的貝殼磚送至馬公國中,供校園舖設,但迄今因無施工經費,還擺在校園內未動;副議長陳雙全獲悉,決定替馬中爭取希望工程經費,完成舖設,不讓邵教授的美夢落空。

邵文政副教授於92年擔任「臺灣永續建築環境」促進會理事長迄今,積極推動永續建築環境、創新綠建材研發與推廣及永續循環校園,並與馬公國中的莊浩志合作發展蚵殼磚技術。

而水試所澎湖海生中心就以牡蠣殼及700℃鍛燒牡蠣殼粉,作為水泥池養殖鳳螺底砂,控制組為珊瑚砂。實驗結果顯示,使用牡蠣殼替代底沙養殖鳳螺,在成長及水質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微生物檢測方面,每2週採水樣做總菌數、大腸桿菌群及弧菌群檢測,整體而言以珊瑚砂菌量較高,其次是牡蠣殼,再次為鍛燒牡蠣殼組。

試驗結論是,如果可以利用廢棄牡蠣殼取代黑沙及珊瑚砂進行養殖,將提高鳳螺養成率、成長率及減少疾病產生。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指出,將牡蠣殼粉碎成與珊瑚礁砂粒徑相同大小的尺寸,來作為養殖鳳螺的底砂,藉由牡蠣殼吸附水中磷酸根和重金屬,取代原有的珊瑚礁或黑海砂,增加鳳螺的養成率,同時可淨化水質,讓鳳螺外殼顏色呈現金黃色更討喜,市場接受度更高。

賴峰偉期望無機聚合高壓貝殼磚技術,將廢棄蚵殼再利用,達成永續循環經濟,減輕環境負擔,解決堆積蚵殼問題。

  • 無機聚合高壓貝殼磚。(張致和攝)
  • 賴縣長與邵文政副教授。(縣府提供)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