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是美食之都,沒想到最近有網友在PTT,討論最難吃的美食,台南的棺材板竟然引發熱議,有人覺得不知道在吃什麼,也有人說吃完很膩,沒有特色,但當地將近70年的老店說,棺材板有它的歷史由來,內餡也有講究,近年不少人亂改良,也失去原有特色。
厚片吐司在油鍋內,被炸得金黃酥脆,切開上蓋,再淋上乳白色的內餡,就是一份台南傳統的棺材板,沒想到最近卻因為好不好吃,在網路引發討論。
原來最近有網友在PTT,討論那些美食名聲過譽,甚至到難吃的地步,沒想到台南棺材板在第十樓出現後,開始引發熱議,甚至一整頁的留言,就有七條跟棺材板有關,有人說吃一次就嚇到,還有人直言真的難吃,甚至批評只是吐司包著玉米濃湯。
台南棺材板業者:「其實你要想說,現在會說是玉米濃湯,70年前根本就沒有玉米濃湯這種東西。」
台南棺材板業者:「現在很多人都會亂加了,我們這個用料是比較實在啦。」
台南棺材板業者:「雞肉、雞胗,還有小卷。」
原來棺材板的內餡,有雞肝、豌豆、蘿蔔以及墨魚,再用牛奶及高湯勾芡,後來遭人模仿,內餡各有變化,但最早的創始店,出現在被稱為「沙卡里巴」的康樂市場,1940年代內餡以雞肝為主,又叫雞肝板,因為在厚片吐司內藏著內餡,也稱為機關板,後來有成大附工的教授吃過,改稱棺材板,才在1970至1990年代爆紅,雖然近年來,各類美食紛紛出頭,只剩沙卡里巴以及赤崁樓附近的店家才能吃到棺材板,不過被評價難吃,還是有不少忠實顧客,跳出來護航。
記者vs.民眾:「現代人的看法會說,這只是玉米濃湯,你覺得呢,我覺得料不一樣,這個料比較多啦。」
民眾:「我還是覺得這算是一種特色吧,我還蠻喜歡的。」
好不好吃見仁見智,但能夠引發網友討論,仍有一定的識別度,也再次突顯出,台南美食的多樣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