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邦平/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配「亞亞」、「小微」、「恩綺」因鼓吹武統台灣,先後被移民署廢止居留許可並限期離境。然而,卻有部分人士認為「武統台灣」仍屬言論自由範疇。對此,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撰文解析,點出「身分與背景」是關鍵。
沈伯洋稍早在臉書發文提到,最近不少法律人討論「亞亞案」,他忍不住來分享兩個觀點,「立法院實在沒機會討論法律,討論還會被出征」。他表示,第一,敵國配偶取得台灣居留,其言論自由與台灣國民本就存在起跑點的差異。他認為,將一般國民享有的言論自由,直接套用在原屬敵國的配偶身上是錯誤的,舉例來說,若一名移民赴美後公開主張武力攻擊美國,應當無法被接受,「來自敵對國家人士,本就應有更嚴格的限制,重點在於比例原則」。
沈伯洋指出,第二,有學者認為亞亞的言論並未構成立即危險,並批評法院引用國際人權公約有所不當,然而,歐洲人權法院近期一件有關拉脫維亞的判決恰好提供了一個相反的參考。他分析,此案中,被告同樣涉及具煽動性的言論,而法院明確指出,在俄羅斯對喬治亞和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或控制的時期,拉脫維亞政府有正當理由限制被告,尤其該案也是該國擁有居留權而非國籍的人士。
沈伯洋強調,言論自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具體個案中,發言者的身分背景及當前國際情勢,都是法院在考量言論是否逾越界線的重要因素。當然,有沒有好的配套措施,如兒童權利,那又是另一回事,但無涉原本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