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於AI大熱潮,2024年台股飆漲5100多點,成為全球主要指數漲幅第二強,讓股民們樂翻天。本刊調查,去年台灣市值百強又以沾上AI的科技股表最佳,除了護國神山台積電繼續蟬聯冠軍寶座外,去年營收衝破6.8兆的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鴻海則以市值2.55兆元奪下第二,董事長劉揚偉接受本刊專訪表示,鴻海在蘋果、AI伺服器後,還會長出電動車這第三隻腳,如果有三隻腳支撐,鴻海集團發展就會更穩定。
「(今年)營收會有大幅的成長,整個產業趨勢都在我們的方向上。」戴黑框眼鏡、著筆挺黑色西裝,坐在掌握逾六兆營收的鴻海集團總部戰情中心內,接受本刊採訪團隊專訪,露出招牌微笑的董事長劉揚偉語氣堅定地說出,他對今年鴻海營運的看法。
2024年是鴻海的豐收年,翻開去年的營運表現,全年營收達到新台幣6.86兆元,年成長超過一成,再創歷史新猷。前三季獲利突破1,063億元,每股盈餘達7.67元,法人預估全年每股獲利會超過10元,也創下連續4年賺超過一個股本的新紀錄。
營運成果斐然,讓鴻海去年股價暴漲,年中一度突破200元大關,替郭台銘兌現了「股價不到200元不退休」的支票,就算年末受到川普因素衝擊,股價回檔,去年底收盤價仍暴增76.44%,市值突破新台幣2.55兆元,在兩岸三地市值百強僅次於護國神山台積電。
本刊恭喜劉揚偉獲得投資人肯定,他卻謙虛地說,「不敢不敢,股價有時不一定能反應公司實際的情況。」因為他更在意的是,鴻海能否扭轉外界「勞力密集」刻板印象,蛻變成為以「腦力密集」為主的世界一流科技公司。
對鴻海今年的營運目標,劉揚偉喊出挑戰7兆元大關,究竟他有何底氣呢?「過去(鴻海)只有一隻腳叫做蘋果,現在我們有另外一隻腳,叫做AI server(人工智慧伺服器),比重開始差不多了!現在等於有兩隻腳,一旦還有第三隻腳成型那會是什麼?EV(電動車),如果鴻海集團有三隻腳在支撐著,它的發展就會更穩定。」劉揚偉娓娓道來鴻海成長的新戰略。
據了解,與全球AI領頭羊輝達創辦人黃仁勳關係密切的劉揚偉,正指揮鴻海北美製造基地,加速GB200 AI伺服器量產腳步,1月就能大量交貨,應付暢旺的市場需求,加上3月的輝達GTC大會將發表新一代GB300 AI伺服器,身為最大代工廠的鴻海,業績只會更旺。不僅如此,劉揚偉更對本刊透露,「工業用機器人已在鴻海工廠大量導入,接下來還有醫療機器人在內的服務型機器人;加上AI伺服器,都帶動鴻海今年營收。」
此外,外界也好奇,劉揚偉擔任鴻海董座5年以來,不管在營收獲利、股價與市值表現都比創辦人郭台銘時代更為亮眼,究竟劉揚偉做了哪些改變?
對此,劉揚偉向本刊表示,「回溯過去這5年,在公司治理上,最重要的是『分工』跟『分享』上做得更好。」劉揚偉毫不猶豫地說。「我跟主管提倡一個觀念,作為一個領導,一定要做好的兩件事,第一個是分工、第二是分享,這兩個是最基本的。」
「過去分工不清楚,很多部門會說『我負責一部分是來自於他,沒做好,不關我事。』」劉揚偉坦言,分工不清造成內耗與損失。「但現在分得非常清楚。包括Fii、FH、FIT都改變,分工、職責很清楚。」
除了事業群分工外,中央與事業群的分工,劉揚偉更為看重。「鴻海過去都以賺錢的事業單位為主,所以中央不重要,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就像台灣的中央政府,如果不作為,誰蓋高速公路?最後放任地方,就會蓋的歪七扭八。」劉揚偉透露,現在鴻海中央不僅管著台灣與中國大陸,包括越南、印度、美國與墨西哥都設有地區總部。
劉揚偉打造的「分工、分享、共榮」思維迥異郭台銘時代,記者才念出郭強調的「爭權奪利是好漢」,他就馬上接口下半句「開疆闢土是英雄」,對此,他維持一貫不疾不徐的口調說:「創辦人(郭台銘)白手起家,當時的確需要強人領導才能生存,但現在不一樣了。」
「以前中國、東南亞的工業環境、能力不那麼好,衝就對了。但經過30年,你看中國,整個技術、經營能力,不下於台灣公司。環境變了,如果還用同樣的方式是不行的。」劉揚偉認為,過去只要一位很英明的董事長或總經理,現在不能只靠一個人決策,鴻海必須改變,他還推動輪值CEO制度,來培養新一代接班團隊。
劉揚偉表示,「在內部,把我們的核心精神做了適當的修正,變成分享、合作、共榮,不是競爭,而是分享,不僅子公司間分享,各階層也鼓勵去分享,甚至在海外,跟當地國家、政府也推薦分享、合作、共榮的概念。」
更多鏡週刊報導
【劉揚偉寧靜改革3】默默改變鴻海強人文化 劉揚偉灌輸6字新思維
【劉揚偉寧靜改革2】幫郭台銘兌現股價200元退休支票 劉揚偉自曝做對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