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窮則變變則通,東和食品1988年創「好媽媽」魚罐頭品牌,初期品牌缺乏知名度,布建經銷通路過程吃足苦頭,主導內銷業務的總經理吳宗賢強調:「我們就是很誠心誠意的把東西做好,盡量去做一些別人不敢嘗試的新品項。」
比起同業死守熱賣商品,東和食品持續開發「豆豉鰻」「香筍鮪魚」獨家口味,一度不被同業、代理商看好,怎料消費者一試成主顧,名列全聯百大商品,讓好媽媽品牌魚罐頭徹底鹹魚翻身。
**
打開SHOW ROOM櫥窗,一手催生「好媽媽」品牌的吳宗賢,迫不及待介紹招牌產品「紅燒豆豉鰻」。「以前我們剛推出時,被所有人嘲笑,說紅燒鰻就是紅燒鰻,放什麼豆豉,但從銷售成績證明,這個產品是相當成功的。」不僅口味引起市場跟風,就連製程也掀起產業革命。
吳宗賢一語道破關鍵:「早期的鰻魚罐頭都是二次加工,先酥炸再泡料,之後裝罐殺菌,你想想看炸好的東西你把他泡料,再撈起來裝罐,中間經過多少雙手?不僅速度慢,還會提高汙染風險。」反觀好媽媽罐頭採用外銷做法,將鰻魚酥炸後直接磅重裝罐,再以自動化機器添料、封罐、殺菌,不僅罐頭本身會有湯汁,魚肉口感也較柔軟,適合老人小孩食用。
然而好媽媽紅燒豆豉鰻甫推出時,代理商、經銷商一度質疑「鰻魚就是要硬硬的才香,軟軟的怎麼會好吃呢?」直到消費者爭相買單,罐頭同業才爭相效法好媽媽作法,形成產業變革。
吳宗賢欣慰地說:「客戶都會說你們東西我們以前都嫌啦,但消費者就是喜歡,後來我們都會跟別家罐頭廠講說,你們要學好媽媽啦,人家的產品多軟,還有湯汁可以拌飯,你那個硬硬的不行啦,沒人要吃啦!」1996年好媽媽的紅燒豆豉鰻已是大賣場第一名熱銷產品,甚至演變成代理商若不提供這支產品,其餘花生、醬瓜罐頭也無法順利上架,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被嫌棄到同業爭相模仿,吳宗賢謙虛地說:「內銷罐頭我拚了10年,業績才從突破千萬元,這才初嘗不被市場淘汰的感覺,一直以來我們都很很競競業業,希望努力創新。」
同場加映:2個好媽媽撐腰 激發他創好媽媽
為何取名「好媽媽」,就連註冊LOGO也是Q版媽媽雙手抱著2個娃,吳宗賢笑說:「1985年我開始醞釀品牌夢,那時我太太剛生大女兒,我母親也是個超級好媽媽,等於我的生命裡有2個好媽媽幫忙撐腰,讓我萌發這樣命名的念頭。」比起東和食品,好媽媽更好記,吳宗賢透露,申請商標註冊時,一度和基隆一家魚板廠「撞名」,經雙方協調後皆可使用,只能說英雄所見略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