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毓棻
您知道嗎?被稱為「黑金產業」的咖啡,全球1年就能夠消費5千億杯!全世界每年約生產84億公斤的咖啡豆,交易期貨量僅次於石油,高過所有的大宗穀物,產值相當驚人。在台灣,平均每人每年會喝掉上百杯的咖啡,喝咖啡替日常增添咖啡香氣,也替味覺感受多了豐富層次,親自沖杯咖啡,則讓生命更多了品味與悠閒。
不過,許多人喝咖啡但不了解咖啡如何生產,常聽見「阿拉比卡」、「水洗」,卻不知道究竟代表什麼意思。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良食脈動」講座邀請到好食課創辦人林世航營養師,分享咖啡博大精深的世界。
林世航說明,在目前的物種分類中,咖啡屬植物、約有60多種,但具有經濟規模與價值的主要為分別是阿拉比卡(Coffea Arabica)、羅布斯塔(Coffea Robusta)這2種。阿拉比卡的味道較酸,價格則較高;羅布斯塔則價格相對較低,味道也比較強烈。
日曬、水洗、蜜處理,各有異趣!<
咖啡豆並非生來就是黑褐色的豆狀。咖啡果是形似紅棗的果實,每個果實裡內有2顆咖啡豆,將咖啡果、咖啡豆經過處理後,才會是我們平常看見的樣子。咖啡的製作包含了採收、處理、去皮、挑豆、烘焙、儲存、研磨、沖泡等過程,其中「處理」這個步驟,就是影響咖啡風味的初步關鍵之一。
處理的方法可分為日曬法、水洗法、蜜處理法等3種方式,這些處理方式會影響到咖啡的香調,分別敘述如下:
日曬法:咖啡果摘下後,挑除未成熟的果實與雜葉,直接將咖啡果曝曬陽光2~3週,曬乾後去除外殼。日曬法的發酵程度較低,果膠仍附著在外面,所以會帶有果膠味道。常見的香氣調性有花香。
水洗法:咖啡果摘下後,挑除未成熟的果實與雜葉,將果實的外皮去除,挑出豆子,然後水洗、浸泡豆子,使豆子開始發酵,讓微生物與酵素分解豆子的成分,產生酸味等風味。發酵完後,再以日曬或烘乾避免咖啡豆發霉。水洗法的咖啡豆通常比較酸,帶有果酸、柑橘風味。
蜜處理法:前半部的處理過程與水洗相似,差別在不浸泡發酵,蜜處理法的咖啡豆表面果膠層未被發酵完全,曬乾後上面會有琥珀般,像是有蜂蜜附著其上,因而得名。
處理完後的咖啡豆,先挑出瑕疵豆,留下完好的咖啡豆,再經過不同程度的烘焙,最終就能夠有千變萬化的風味與口感。咖啡從生產到沖泡完成之間,每個步驟的細微差異,都會影響到咖啡的品質與風味,這也是為什麼咖啡的世界如此博大精神、令人著迷。
但林世航也提醒,咖啡因可能會活化釋骨細胞的活性,研究曾指出,每日飲用多杯咖啡與骨質疏鬆可能有關,但只要日常鈣質攝取充足,喝咖啡並不會讓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提升。因此,習慣喝咖啡的人,記得控制飲用量,或偶爾選擇拿鐵咖啡,用牛奶來補出鈣質,增進健康。
審稿編輯:林玉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