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麥克瘋/大學諮商心理師不足 結構性缺失更應該檢討

中廣新聞網

發布於 2020年11月18日04:32
麥克瘋/大學諮商心理師不足 結構性缺失更應該檢討
麥克瘋/大學諮商心理師不足 結構性缺失更應該檢討

近幾天接二連三傳出大學生自殺事件,引發立委對於大學校園心理諮商人力供需的探討。諮商心理師指出,大學諮商心理師人數不足的背後,存在大學自治框架下的結構性問題,諮商心理師未必能投注所有工作時間用於專業,兼職鐘點費過低也難以提供心理師到學校服務的誘因。(戎華儀報導)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羅惠群指出,學生輔導法中規定大學要配置的諮商心理師和學生數比例是1:1200,比較理想的比例至少應該在1:1000,而大學中的心理諮商現狀卻是不少心理師除了提供諮商外,還要肩負大量的行政業務,例如辦理演講活動、新生心理檢測、導師研習等等。

甚至在大學工作的諮商心理師反應,學校的學生心理諮商單位主管不具有心理諮商專業,導致與諮商心理師在工作理念上發生摩擦,也影響校內的諮商資源分配和規劃,加上一旦校內發生學生憾事,行政組織有被檢討的壓力、容易出現「先把事情壓下來」的慣性,諮商系統組織無法在危機發生時發揮應有的效能。

羅惠群:『因為大學自治法沒有法規要求學諮中心的主任是專業,有很多的學校它沒有心理專業老師。在大學端不像是在國高中端,那個法規、那個限定是比較容易被拘束的,很多時候他們都是一句話,就是尊重大學自主,就沒有了。』

而另一方面,學校如果無法聘用更多的專任諮商心理師,往往會以兼任人力補足需求,一名諮商心理師在業界的鐘點費,在都會區可拿到1200至1800元,有些大學卻按照講師費的標準給付600多元,難以提供足夠的報酬誘因。

有些學校會以教育部的補助聘用專案諮商心理師,但在校內屬於編制外人員,也讓諮商心理師感到工作缺乏穩定性,計劃案人力在校內也容易有被歧視的感覺,工作的專業和福利容易遭抹煞,這些問題都並非表面上數字達標就可以改善,需要更細緻的檢討。(圖:衛生福利部自殺防治通報系統網頁)

◆自殺防治安心專線1925 珍愛生命,請撥打1925自殺防治安心專線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