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上任,此新局將影響美國甚至國際形勢發展,川普在競選期間以「Drill, baby, drill」宣告化石能源將重回能源供應主力,更揚言當選後將退出巴黎協定,並表示拜登政府的重要政策《降低通膨法案》不智、上任後將取消購買電動車之稅收抵免等補貼政策,亦曾針對離岸風電發表負面評價;更表明當選後將禁止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ESG投資,以保障美國民眾的退休金。
川普曾表達對離岸風電的質疑態度,勝選後沃旭、Vestas等國際風電大廠股價重挫,多個綠能主題的ETF亦下跌;近日川普宣布提名曾對氣候變遷表示質疑的石油業高層Chris Wright擔任能源部長,美國能源轉型似乎將隨拜登卸任而畫下句點。
拜登在2022年8月簽署4,370億美元的《降低通膨法案》,其中3,690億美元用以支持能源轉型及對抗氣候變遷,是拜登政府支持減碳與發展綠能的重大投資。儘管川普曾表示將廢止該法案的綠能相關補貼措施,但此舉須獲得國會同意,加上《降低通膨法案》帶動的清潔能源投資與就業人口多集中於共和黨選區,貿然廢止恐帶來產業外移等衝擊,因此共和黨內部態度並不一致,短期內應不致戛然而止。
上回川普退出巴黎協定與當前時空背景已有很大差異,包括蘋果、Google、星巴克、Nike等企業,全球有超過400家企業加入RE100倡議,意即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綠電;淨零追蹤網站Net Zero Tracker今年9月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追蹤的1,977家上市公司中,有近六成設定淨零目標,較前一年增23%;而MSCI永續研究所發現,有24%上市公司發布符合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的淨零目標。
產業面也透過自願性行為規範回應環境責任,ESG、淨零已成企業DNA,更催生許多服務、技術應用崛起,造就大量「綠領」人才與職務需求;「綠色經濟」在股票市場成為僅次於科技股的熱門題材,顯示雙軸轉型(結合數位轉型與淨零轉型)已成驅動經濟兩股巨浪。
各國基於國家減碳目標及產業供應鏈綠化需求,近年提出再生能源推動政策,透過躉購、補貼等政策工具鼓勵投資以加速綠能建置,其中離岸風電是各國重點發展的再生能源類型。
美國已陸續在羅德島、維吉尼亞州、紐約州、紐澤西州等展開離岸風電開發計畫,儘管部分因通膨、開發成本驟增而停止開發,仍有不少專案進行。但川普確認當選後,近來如萊茵集團RWE、西門子已表示美國的離岸風電前景不樂觀。
俄烏戰爭爆發,各國尋求能源自主並加速推動綠能建設,其中離岸風電面臨利率攀升、原物料上漲等壓力,風機採購成本大增,大型海事工程船舶也因調度困難、供需失衡而發生搶船現象,進一步推升成本。
我國2016年啟動能源轉型以來,以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為首的再生能源加速建置,截至2024年10月,已有374座離岸風機矗立海上,但近期面臨開發成本驟增壓力。若美國放緩甚至中止離岸風電開發,可望紓解全球海事工程船舶調度壓力,有利我國離岸風電降低開發成本,有助推進施工進程。
若川普未來削減甚至廢止《降低通膨法案》相關綠能補貼措施,近年來因此受惠的美國企業勢必尋求新出海口,各國為達成淨零目標,推出能源轉型政策與激勵措施,或可視為美國相關業者拓展海外市場的契機。
我國政府與產業界應趁機針對美國技術領先的領域加強交流合作,例如政府啟動二次能源轉型包含的多元綠能,即包括美國無論在技術或產業規模上都相對成熟的地熱,可評估如何導引相關產業技術能量甚至資金到台灣,加速我國地熱發展。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牽動國際政經情勢,但無論從社會、科技、產業面而言,淨零都是大勢所趨,能洞察形勢、借力使力的布局未來經濟機會,現在或許是最好的時機。(作者是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未經MIC許可,不得轉載與作其他用途使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