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中心/鄭餘蓉報導
▲老翁突然要提領帳戶內的18萬元現金,員警擔心他遇到詐騙,到場關心並了解情況。(圖/翻攝畫面)
臺中一名75歲的林姓老翁日前前往銀行準備提領帳戶內的18萬元現金,宣稱要寄放在女兒那邊,員警獲報到場查詢後發現林翁戶內並無登記女兒,起初懷疑這是一樁詐騙案件,經查證後,才發現原來林翁確實有一名出嫁多年的女兒,只是早已搬離沒有同住在一起。林翁的兒子透露,父親近來因年歲漸長,記憶力開始衰退,或許是因為太過思念女兒,才會做出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三分局東區分駐所警員李宇翰日前上午10點多到東區進化路郵局巡簽時,得知一名林姓老翁想把戶頭內的新臺幣18萬元存款全數提領,並表示要將現金寄存給「女兒」。
但李員進一步查詢,發現林翁戶內僅登記有2名兒子並無女兒,擔心這是一樁假冒女兒的詐騙案件,於是趕緊請副所長陳芳旭、警員陳裕文到場協助確認。
林翁見多名員警圍繞身旁,頓時有些不知無措,他囁嚅地解釋自己確實有女兒,但無法提供聯絡方式。員警一面安撫他的不安,耗費一番唇舌,好不容易說服他先前往派出所釐清狀況,聯繫女兒知會要寄存現金後,再來提款也不遲。
警方原以為這是一場詐騙案,未料當林翁的兒子趕到派出所後,事情竟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轉折。原來林翁確實有個女兒,只是女兒早已出嫁多年,未與父親同住,林翁因年歲漸長,記憶力開始衰退,家人為了確保他的安全,在其租屋處裝設監視器,每日固定通話並經常探望。
對於林翁突如其來的提領存款行為,兒子也感到疑惑,只能猜測,也許是因為太想念寶貝女兒,才想把最好的都留給這位「前世情人」。
分局長謝有筆提醒,隨著年齡增長,大腦認知功能逐漸改變,長輩因記憶力衰退、反應較慢或判斷力下降,容易出現混淆情況,進而增加遭詐騙的風險。家屬應多加關心與陪伴長輩,並提醒他們,對於可疑來電、來路不明的網址,或突然冒出的「好友」,只要有任何「感覺怪怪的」,務必提高警覺,隨時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向警方查證,以確保自身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