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2025全球100大AI工具出爐!DeepSeek躋身二哥、GPT還是王者,排行榜一次收

數位時代

更新於 03月14日04:48 • 發布於 03月14日04:10

重點一:ChatGPT每週活躍用戶數暴增至4億人,新模型與功能推動成長。

重點二:DeepSeek異軍突起,快速躋身全球AI產品第二名。

重點三:AI影片生成技術躍進,品質與可靠性顯著提升;透過文字生成網頁應用程式的AI輔助工具,也逐漸崛起。

AI開發競賽進入百家爭鳴時期,產品的迭代速度以天為單位,因此即使只是短短半年,市場狀況就已完全不同。例如,2025初的DeepSeek,就從默默無聞一躍成為ChatGPT的挑戰者;又例如所謂的「氛圍編碼」(Vibe coding)正在改變軟體工程師的工作方式。

對此,矽谷知名創投a16z近日發布第四期「100大AI應用程式」,其中包括網頁產品及手機App產品各50大AI產品。

a16z說明,網頁版產品排名依據Similarweb的每月獨立訪問量排序,而手機App產品則依照Sensor Tower的每月活躍用戶量排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8月份後的半年之內,已有17家新AI公司進入了頂級AI產品的排名,顯見該領域的激烈競爭態勢。

網頁Top50.jpeg
截至2025年3月,a16z依活躍用戶人數排出網頁版50大AI工具榜單。
手機top50.jpg
在手機App方面,ChatGPT以進階語音模式功能獲得第一名。

a16z也引用數據,提出以下半年之內的四點洞察:

洞察1:ChatGPT每周活躍人數達4億,仍是AI之王

自2022年11月推出以來,ChatGPT迅速成為史上成長最快的消費者應用程式,僅兩個月內用戶數便突破1億。然而,在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期間,其全球每月訪問量幾乎停滯不前。

但近期,ChatGPT的成長勢頭再度強勁,從2023年11月的1億週活躍用戶,而2024年8月的2億,再到2025年2月中旬的4億,ChatGPT用戶數更在短短六個月內翻倍。

這一成長主要歸功於OpenAI持續推出的先進模型和功能。2024年4月至5月,GPT-4o的推出帶來多模態功能,用戶可以即時與ChatGPT對話、展示圖像並獲得即時回應;2024年7月至8月,進階語音模式的推出,使AI對話更接近人類的流暢度;2024年9月至10月,o1模型系列的推出,提升了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GPT成長曲線.jpg
ChatGPT每週活躍人數達到4億,仍是當前的「AI之王」。

行動端方面,ChatGPT的月活躍用戶數在過去一年中,每月穩定成長5%至15%。據Sensor Tower估計,在ChatGPT的4億週活躍用戶中,有1.75億人使用行動應用程式。

GPT行動端.jpg
在ChatGPT的4億週活躍用戶中,有1.75億使用行動應用程式。

洞察2:DeepSeek異軍突起,躋身全球AI產品二哥

DeepSeek於2025年1月20日推出公開聊天機器人,僅10天內便躋身全球AI產品月度流量第二名。DeepSeek由中國避險基金幻方量化(High-Flyer)開發,2025年1月的流量主要來自中國(21%),其次是美國(9%)和印度(8%)。

由於DeepSeek在推理基準測試中的出色表現,以及宣稱僅用560萬美元(約新台幣1.84億元)的訓練成本,便達到競爭對手的成果,因此在科技和研究社群中迅速成長。

DeepSeek的活躍用戶增長超越了大部分對手,該公司聲稱在14天內達到100萬用戶,雖然慢於ChatGPT的5天, 但在20天內突破1000萬用戶,超越了ChatGPT的40天紀錄。

而在行動端,DeepSeek於1月25日推出App,僅五天內便躋身月活躍用戶數第14名。時間來到2月,它躍升至行動端第二名。

據Sensor Tower數據,DeepSeek用戶在行動端的活躍程度,略高於Perplexity和Claude,但仍遠落後於ChatGPT。

DS移動端.jpg
DeepSeek用戶在行動端的活躍程度,略高於Perplexity和Claude。

洞察3:AI影片生成技術躍進,品質與可靠性顯著提升

過去六個月,AI影片生成技術在品質和可控性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HailuoKling AISora紛紛進入排名。其中,Hailuo(MiniMax模型系列開發商)和Kling都是中國影片模型,分別於2024年6月和9月推出。截至2025年1月,它們的每月訪問量均超過Sora。

AI影片模型供應商開始呈現多樣化,在輸出風格和使用者介面方面各具特色,為創作者提供更多專業選擇。Sora以其多功能性著稱,Hailuo擅長精準遵循提示,Kling則提供相機移動控制和唇形同步等額外功能。

AI影片編輯仍然是熱門的消費者AI應用,簡化了智慧剪輯、字幕和其他耗時任務。Veed和Clipchamp進入網頁產品排名;而行動端方面,則以混合影片照片編輯應用為主,例如B612、VivaCut和Filmora;而在營收方面,Splice、Captions和Videoleap是表現最佳的應用程式。

洞察4:Vibe Coding工具崛起

過去六個月,還有兩大類產品呈現爆炸性成長:專為開發者設計的AI輔助整合開發環境(Agentic IDEs),以及面向技術與非技術使用者的文字生成網頁應用程式(Text-to-Web Apps),也就是所謂的Vibe Coding工具,讓用戶可透過文字提示來撰寫程式碼。

Cursor這類服務可扮演專業開發者的「副駕駛」角色,提供錯誤檢查、自動完成和完整程式碼生成等功能。Cursor首次進入網頁產品排名便位居第41位,該公司近期宣布已服務數十萬名開發者。

相較之下,「文字生成網頁應用程式」則無需具備專業技術,用戶只需輸入文字提示,即可生成可用的網站或網頁應用程式,帶來「魔法般」的體驗。例如Bolt,首次進入榜單便位居第48位。

以下為依照字母排序的榜單AI工具連結:

50大網頁AI產品

50大手機應用AI產品

延伸閱讀:Deep Research怎麼用?GPT、Perplexity、Grok大評測:誰最強?誰CP值最高?

資料來源:a16z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延伸閱讀

數發部推「數位皮夾」!超商取貨、網路租車、景點門票驗證都可用,怎麼申請?
殖利率衝9%!金融三業高息題材誘人,專家首推「這類股」,最佳買點這樣抓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