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國美二館」落址台南…林佳龍遺憾發聲 台中市府回應了

中時新聞網

發布於 03月24日06:27 • 王柏文
外交部長林佳龍23日時在臉書表示,他擔任台中市長任內促成在台中州廳設「國美二館」,「這座國家級的美術館,原本應該原屬於台中,而且坐落在台中州廳」。(資料照片/外交部提供)
外交部長林佳龍23日時在臉書表示,他擔任台中市長任內促成在台中州廳設「國美二館」,「這座國家級的美術館,原本應該原屬於台中,而且坐落在台中州廳」。(資料照片/外交部提供)

台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明年3月25日將於台南市美術館2館正式掛牌,南美館未來規畫備受矚目。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23日時在臉書表示,他擔任台中市長任內促成在台中州廳設「國美二館」,「這座國家級的美術館,原本應該原屬於台中,而且坐落在台中州廳」,而台中市文化局則對此回應表示,文化部曾提出以台中州廳作為國美二館主要基地的合作方案,但地方民眾、里長及部分議員持反對意見並連署陳情,文化局後續多次透過說明會總結民意,決議台中州廳修復後由文化局進駐,部分空間也作為展覽使用。

林佳龍23日在臉書上PO出一篇,最近從媒體報導中得知,台南市美術館二館將無償撥用給文化部成立「台南國家美術館」,將專責展示、典藏及研究台灣近現代前輩藝術家的作品,時間跨度從日治時代1895年起至戰後的1960年代。林佳龍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相當感慨,「這座國家級的美術館,原本應該原屬於台中,而且坐落在台中州廳,但另一方面又感到欣慰,台灣終於擁有一座近現代美術館,斷裂的台灣藝術史,即將被妥善地重建起來」。

林佳龍直言,和他同一輩的朋友,多少都聽過張大千或齊白石,卻對日治時期台灣本土畫家陳澄波、陳植棋、李石樵、郭雪湖、陳進等人感到陌生,或許是陳澄波在228事件中被害,成為黨國教育下的禁忌,又或許是威權時期「做個堂堂正正中國人」的意識形態,讓社會普遍嚮往中國山水,進而使不少出身日治時期的台灣本土畫家備受排擠。

林佳龍無奈指出,張大千的畫作固然精彩,也為台灣的藝壇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少了日治時期畫家的作品,台灣的藝術史終究不夠完整,也讓台灣藝術的主體性難以被彰顯。因此林佳龍在他台中市長任內,聽聞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有意捐贈600餘幅,台灣近現代藝術家的畫作給國家時,便與時任文化部長鄭麗君積極爭取,「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後,決定在完成台中州廳的修復後,將其交由國立台灣美術館作為展示近現代畫家作品的場所,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國美二館」。

林佳龍也提到,1920至30年代,隨著台灣文化協會的誕生,台灣展開轟轟烈烈的文化自覺運動,本土的第一代畫家陳澄波、郭雪湖、李石樵等人也逐漸嶄露頭角,當時霧峰的林獻堂先生、清水的楊肇嘉先生,會以購畫、獎學金等方式資助畫家出國留學或生活花費。因此當畫家返國時,也常會到台中舉辦畫展,展現所學成果。「所以,我相信如果台中能重新迎回這些精采的畫作,我們的舊城區將能重現百年前的榮景,也就是那個藝文鼎盛的時光,歷史與現代相互輝映,台中將找回『文化城』的光榮感」。

林佳龍感慨,「然而,一切都沒有如果了!」同時也說,現實敲醒了我們對中區再生的期盼,最終,近現代美術館落腳於台南,台中州廳已完成修復兩年,卻遲遲未能開放。林更強調,「藝術傳承台灣百年的文化,在他面前身為政治人物的我們,其實何其渺小,當我們有機會用雙手承接起這份重量時,又怎麼會有中央或地方政府的分別,又或是誰比較細漢?」

最後林佳龍直言,「雖然,近現代美術館無法落腳於台中,我還是感到非常遺憾,但想到能在過程中,參與重建台灣藝術史的過程,我仍然感到非常榮幸!」

而對此,台中市文化局回應表示,文化部曾提出以台中州廳作為國美二館主要基地的合作方案,但地方民眾、里長及部分議員持反對意見並連署陳情,考量台中州廳為台中市民共同擁有的重要珍貴資產,加上當時台中綠美圖已著手興建,因此文化局後續多次透過說明會總結民意,決議台中州廳修復後由文化局進駐,部分空間也作為展覽使用。目前主體建築已於112年修復完竣,正辦理室內裝修、園區機電及景觀設計等工程,預計115年開放。

文化局也說,台中綠美圖整體經費約52.99億元,均由市府自行分年編列預算興建,並無中央補助款。市長盧秀燕上任後,為解決多次流標問題,立即指示建設局重新檢討招標文件,並廣徵各界意見,終於順利發包興建,預計今年底啟用。

座落於其中的台中市立美術館,將以現當代美術館為定位,透過研究與策展介紹大台中地區與台灣重要藝術家作品,並接軌國內外重要藝術議題,實踐藝術與文化平權,增進市民美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