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經濟部委託民間研製部署外島的無人機反制系統原型系統失敗,陸軍接手編列預算9億8963萬8千元採購26套無人機反制系統,今天(20日)上午在桃園龍潭陸軍司令部工商協調中心舉行了首場的招商說明會,有36家國內外廠商參加,結果陸軍承辦單位由通資處上校副處長來主持,據指出,因準備不充分,對廠商提出訂出軍規主動雷達規格,但用商規價格不符合市場行情,與對偵測等規格定義不清楚等問題,現場都以「戰訓處依作戰考量與規劃所核定的作戰需求」回覆,但戰訓處卻沒派員參加,讓廠商感覺陸軍舉行首場招商說明會根本是應付性質,相當失望與無奈,不像海軍在首場輕型巡防艦艦體建造說明會是由處長級來主持,起碼表示出對購案的重視。
26套外島無人機反制系統 13套2025年部署本島
陸軍所需26套外島無人機反制系統,規劃2024年底在外島金門部署12套加上烏坵1套,其他13套則是2025年部署本島,分別有陸軍與憲兵等單位。該系統包括了主、被動雷達(偵測),軟殺用的干擾系統與控制台的軟硬體所結合的反制系統,而且陸軍說明該系統是軍用商規的模式,主要是因應2022年金門外島營區多次受到大陸商規無人機的騷擾,因此軍用商規的反制系統還是以大疆各式性能的無人機。
陸軍採購26套外島無人機反制系統,規劃2024年底在金門部署12套,烏坵1套,其他13套,2025年部署在本島。圖為紅雀無人機。(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去年8月環台軍演,中國擴大運用軍用無人機等頻頻來擾台。圖左為TB-001無人機30日飛行畫面。(合成畫面/取自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金防部提供)
對商、軍規主動雷達價格搞不清 曝對技術認知不足
但是陸軍把經濟部的偵測4公里距離增加到6公里以上,雷達偵測截面積維持0.01平方公尺(大彊最小型無人機的尺寸)目標,據指出,多家廠商對於市面上商規型主、被動雷達的偵測距離約4到5公里,編列預算平均每套約3000萬是可以整合出整組系統,但要在6公里以上就屬於軍規等級,軍規主動雷達基本起價是3000萬元以上,性能更好的要達上億元,用商規價格採購軍規主動雷達,這是不可能的事,這也顯示國防部與陸軍在規劃此案時,根本沒有進行商情蒐集,最簡單的商、軍規主動雷達價格都搞不清楚,懷疑只是用經濟部訂商用規格,加上想當然的偵測距離,結果曝露對技術認知不足。
陸軍雖把經濟部的偵測4公里距離增加到6公里以上,多家廠商對市面商規型主、被動雷達偵測距離約4到5公里。圖為四軸VTOL垂直起降無人機。(取自PCMag.com)
甚至於6公里涵蓋範圍的主動雷達,若部署在外島某些地點,射頻偵測距離已超過防禦中線,這不僅僅造成據點不必要的任務負擔,同時可能會主動挑起「類電子戰攻擊」,惡化兩岸對峙情勢。若每一個據點都部署6公里涵蓋範圍的主動雷達,則會造成過度重疊涵蓋的問題。甚至建議是否要將海雜波等因素納入規格需求等問題,最後都以「戰訓處依作戰考量與規劃所核定的需求」來回應,讓在場廠商相當的無奈。
無人機定義未明一問三不知 廠商認有違採購原則
陸軍在說明會表示,全案執行時程預定明(2024)年3月進行廠商投標,6月完成符合資格廠商提出的系統進行POC(最有利標的測評與評選),12月前完成的第一階段13套外島的交付與部署,但此部分也遭到多家廠商的疑義,因主動雷達的搜索截面積很難定義,平方米的雷達截面積必須定義清楚;時速160公里對應的無人機是屬於競速型無人機,已非一般商用,建議清楚定義反制目標物為何?在定義未清楚之前,標準從何而訂,那POC(最有利標的測評與評選)又如何進行?這些承辦單位都是一問三不知而未回答。
出席多家廠商疑義,主動雷達搜索截面積應定義清楚,若定義未明,標準從何而訂,評選又如何進行?這些疑問,承辦單位一問三不知。(取自軍聞社)
據指出,在加上未來交付設備於外島的運輸成本和系統操作平台整合的圖資成本等這些額外的成本,在場承辦單位都簡單的說都由廠商負責,這讓在場廠商不免懷疑究竟國防部與陸軍在規劃此案時,到底有沒有瞭解軍用商規的無人機反制系統是什麼?目前規格還只是軟殺干擾系統,承辦單位都已經一問三不知,好像被迫來開說明會,真正訂規格的戰訓處卻不出面來說明清楚,這有違採購原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