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謠傳位於植物園內的國立歷史博物館,被民進黨去中國化,假藉整修之名,行掏空文物之實,要大家轉傳抗議監督無法無天的執政黨!史博館昨日發表聲明,嚴正駁斥網路假訊息,並說史博館整修升級,所有文物均安在,沒有任何一件佚失或損傷!
網路上謠傳一則訊息「南海路建國中學對面的歷史博物館已經被民進黨去中國化,假借整修三年,結果,才多久? 07/01已關門!大不幸!裡面國民黨從大陸帶來的文物被切割,辦理交接的不是史博館一齊分發的公務員,而是另由民進黨安插的人接手。懷疑其用心狠毒,上下其手,怕是作為即將失勢,暗槓作為逃命資糧!?」
對於網路訊息,史博館昨日發出聲名嚴正駁斥,強調:所有文物均安在,沒有任何一件佚失或損傷,網路假訊息不實。
館方表示,國立歷史博物館經文化部於2017年核定升級發展修正計畫後,已於2018年7月2日起閉館三年,並展開七年整修升級計畫,以因應老舊館舍不足以敷應典藏與文化推廣等需求。七年計畫包括:文物全面整飭、興建中和庫房、本館建築重新整修及服務升級等等。閉館期間文物將安全送往故宮南北院、中研院、國美館等庫房暫存,並將結合國內外博物館持續策劃展覽。
針對網路謠傳國立歷史博物館整修期間文物遭掏空之訊息,實為扭曲事實、惡意散布假消息,史博館予以嚴正駁斥,並說明如下:
1. 成立於1955年的國立歷史博物館,至今收藏6萬多組件珍貴文物與藝術作品,經歷一甲子的歲月,逐漸老舊的館舍已不足以敷應典藏與文化推廣等需求。文化部於2017年核定該館升級發展修正計畫,史博館開始有了蛻變的契機。七年計畫包括:文物全面整飭、於中和興建庫房、本館建築重新整修及服務升級等等。
2. 文化部鄭麗君部長關心史博館閉館整建相關進度,日前特別至該館視察文物整飭作業,見證6萬多組件館藏如何一一在館員們專業的安排之下,逐一分組進行狀況拍照、文物檢視記錄、分類整飭、建檔造冊、放入專業保護盒等,文物包裝均以國際規格處理,並安全送往故宮南北院、中研院、國美館等庫房暫存,過程均有記錄為證。本館強調:所有文物均安在,沒有任何一件佚失或損傷。
3. 閉館整建期間,亦將結合國內外博物館持續策劃各項展覽及活動,如國內外館際合作交流、行動博物館、館藏文物巡迴展、機場文化櫥窗特展、公益文創開發及開館大展等。
4. 7月1日下午本館舉行閉館活動,近六百位來賓與藝術家共同期許祝福,書畫與臺灣美術史專家、曾任職臺藝大人文學院院長的廖新田館長,向大家報告史博館一甲子的貢獻,並提出四點願景:1.國立歷史博物館是戰後三十年國家的文化櫥窗,也將持續扮演這個角色。2.展現書畫傳承的在地化與現代化樣貌。3.打造考古文明與世界文明平臺。4.以博物館深化多元文化底藴並傳播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