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34 歲就退休的我,該怎麼重新衡量人生?

換日線

更新於 09月13日03:40 • 發布於 09月02日05:38 • 許詮
34 歲就退休的我,該怎麼重新衡量人生?
34 歲就退休的我,該怎麼重新衡量人生?

今年 6 月,我開始了退休人生,從過去全年無休的「社畜+舔狗」,轉換到主職奶爸、偶爾接接企業顧問的狀態。正如我在《33 歲的最後一天,我退休了──我怎麼敢、為什麼能,又是如何規劃未來?》所分享,在原先的預想中,退休應該是無憂無慮的。

然而實情是第一個月開始,我就遭遇一道難以跨越的坎,不斷陷入內耗和自我懷疑:

不知不覺間,我延續了過去工作的習慣,就算接的是鐘點顧問,仍然會在個人休息時間幫業主思考解法,的確很多好策略和靈感是在非會議當下出現的,但回過神來,卻發現這額外的時間,其實遠超過了我簽約的顧問時數。同樣的邏輯再延伸,這些顧問諮詢、內容創作、經營 NGO 和創投等事務,時薪換算下來,也遠遠低於我過去月入 50 萬的全職工作。

這個想法自從出現後,就像一顆痘痘長在背上,雖然沒有造成實質傷害,但每當做這些事情時,總讓我覺得哪裡不太舒服。

回印尼之前,有幸和生涯導師白崇亮叔叔吃飯,他一語道破:「是否不自覺開始計算顧問的時薪划不划算,再進一步推算,接多少顧問才能達到過去的收入呀?」我驚訝於白叔叔的精準描述之餘,問出了困擾我更深層的那題:「過去在企業總用營收和薪水衡量一切,若今天跳脫錢這個框架,我該用什麼衡量自己的人生進展呢?」

白叔叔用充滿智慧的眼神看著我,不疾不徐的問道:
「生命為什麼一定要衡量呢?」

是啊!人的一生應該被衡量嗎?能被衡量嗎?如果真要衡量,誰才有資格?

在百老匯音樂劇《RENT 吉屋出租》裡,最著名的歌詞就是:
“525,600 minutes - how do you measure a year in life?”
“How about love?”

「用愛衡量」?好像有一點煽情了。的確愛可以是一切的原因,但我還是想嘗試用邏輯和理性來推論。或許無數先賢已深究過這題,也或許不會有一個正確答案,但為了內心的平靜,我想不自量力的給自己一個解。過程可能會有點顛簸,但希望這篇文章能忠實呈現我這些日子「撞南牆、鑽牛角尖又豁然開朗」的歷程:

在每一個當下,問自己是否滿足

首先,從時間維度來說,人生不是一次考試,不該只用最終的結果來衡量,否則為了那個結果,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無比煎熬,就是本末倒置了。

以我自己為例,過去 7 年靠著在海外吃苦打拼、燃燒自己,從 0 存款累積到約 4 千萬的流動資產,以「結果」來説,無疑是充滿成就感的;但坦白說,當中許多「過程」也是我不願回首的──如果現在要我再工作 7 年,能換到翻倍甚至更多的資產,我不會願意。

所以,我領悟到生命的衡量不該以結果論,而是以過程論,是其中的每一天、每一個當下。

再者,衡量生命的那把尺,肯定不會是錢。我知道這樣說,可能很多人會吐槽「那是因為你現在不缺錢了,才在這邊講風涼話」。這批評我完全接受,因為我以前、甚至直到最近都還是那個對金錢沒有安全感,因而總是想要更多的人。

但反過來說,金錢被創造的初衷,僅是交換所需物品的工具。換言之,當足夠維持安穩的生活之後,仍不斷累積大量的「工具」卻達不到「目的」,何嘗不是最悲傷的劇情?

錢和時間作為重要的工具,都應該投入到自己所在乎的事情上,甚至很多東西是錢買不到的,比如《RENT 吉屋出租》提到的「愛」。而說到「自己所在乎的事情」,每個人心頭牽掛的事肯定不一樣,我不該貪心去找一個普世皆準的度量衡。想到這邊,我又卡關了好幾天。

直到某日,想起曾看過關於臨終老人的書和電影,那些能安詳面對死亡的老者,在回顧這輩子時,多數的畫面是被所愛的人圍繞、因而感到開心和滿足的。

那用「滿足感」來衡量如何?

或許我們先不急著去定義什麼是滿足感,而是交給每個人自由心證,最簡單的方式是,每天入睡之前捫心自問:「我今天過的滿意嗎?」

我想到自己和太太過去這 4 年,每天睡前都放下手機,在床上深聊半小時,分享今天的感受、互道感謝。不只更容易入睡(話題太無聊被催眠?),在進入夢鄉前,更是幸福感滿滿的──這似乎和上述的滿足感有異曲同工之妙。

呼應到心理學當中的「內控」和「外控」歸因,外控者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他人意見的影響,導致自己活得更不開心,因為未能達到別人的期待而失落──然而在臨終之前,別人怎麼想真的重要嗎?

這也才真正領悟到,原來一切可以用金錢、數字衡量的,世俗對所謂「成功」的定義,其實都是外界強加的。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因為多數時候我們的外在條件,無法跟上我們的貪念和攀比;但如果能回歸自己的內心和感受,專注於那些愛我的人事物,一切都將不一樣。

「人人都知道今生的終點是死亡,但依然想在死亡來到之前,盡情綻放。」

願我們都過上不為別人而活,更不為錢而活的人生。

【延伸閱讀】

●「財務自由」和你想像得不一樣──34 歲就退休的我,為什麼後悔了?
●原來我們都誤解了「馬斯洛金字塔」:當你無限追求底層滿足,永遠無法自我實現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

  • lesane
    首先, 學會分辨是非。 比如大家看偷拍時,習慣對被拍者指指點點, 但很少有人批評偷拍者。這就是蠢。 明知別人在搧動還跟風。 明知別人斷章取義還不知糾正。 大家搞錯對象,真正有問題的 人是那些拍攝的 人。 以後看到類似狀況,該被肉搜的 也該是那些人。 否則社會哪有真的 秩序? 是偷拍犯法重 還是別人挖鼻孔丟臉?怎麼連這個都不會分呢? 若別人說他和你不一樣,所以權利比你高,你就跟他説“你説哪裏不一樣?我把他紀錄公布出來,並且説是你說的。如果你不敢,就表示你自己有問題。”
    09月02日07:12
  • 天使雪翎
    所以,你在多花時間思考顧問工作後…… 再多花時間去算划不划得來XD 人要知足,沒有老闆在你工作後還否定你的付出,沒有同事背後講些有的沒的。 工作自己接,自己過濾顧客,想優點吧。
    09月02日18:0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