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疫情紅利消失,且通膨及升息等因素加劇了終端需求的衰退,下游廠商拉貨保守使MCU業者庫存壓力增加,營運也面臨挑戰,時序即將進入2025年,儘管電子產品出貨量開始回升,但總體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仍高,加上中美競爭加快中國半導體自主化,也對以中國市場為主的台灣MCU廠商營運造成重大壓力。本篇將先介紹MCU產業,並簡單探討台灣MCU廠商近況、所面臨的挑戰、經營特性不同所造成的營運結果差異及未來策略。
MCU產業概述
MCU(Microcontroller Unit)將中央處理器(CPU)、記憶體(RAM)及輸出/輸入介面(I/O Ports)整合在一塊IC上,可以將它當成一台運算能力較弱,但耗能較低、成本也較低的小型電腦,MCU被廣泛使用於消費性電子、工控與車用等應用領域中,其中,運用於車用與工控領域之比例合計達一半以上,消費性電子應用相關佔比則約兩成左右。
最開始MCU僅由處理器與記憶體組成,後隨Intel等公司逐漸推出4位元、8位元、16位元及32位元產品,並逐漸擴大應用於工控、汽車與電子設備中,其中位元數越大,能處理的資料量越多,但相對的耗能與成本也越高,故一般比較簡單的應用場景(如雨刷控制、小型家用電器與鍵盤)使用8位元產品,32位元則應用於需要較高運算能力的應用場景中(如車用),近年隨智能家居、工業機器人、駕駛輔助系統不斷發展,32位元已逐漸成為MCU產品主流應用。
以廠商來看,MCU產業在全球市場主要以歐美日IDM大廠為主,STMicro、Infineon、NXP、Microchip、Renesas及TI等前六大廠商即佔全球約八成產能,台灣廠商除營收規模較小外,所經營產品線也以歐美日大廠所較不注重的消費性產品為主,而近年來受中國政府推動半導體自主化影響,台灣廠商受到中國廠商的競爭也加劇,後續段落也會再針對此部分作分析。
台灣MCU產業業者近況分析
終端需求已落底,然受總體因素影響營運仍未大幅回溫
台灣MCU廠商產品以消費性電子應用為主,疫情期間需求提升帶動其營收動能暢旺,2020年至2021年營收皆維持高成長,然後續隨疫情紅利消失,通膨及升息等因素使終端需求快速回落,過去下游廠商為確保供應預先下單所產生之潛在問題逐漸浮現,客戶砍單、延單之情況頻傳,MCU業者庫存堆積情形嚴重,2023整年皆處於庫存去化狀態中,營收及獲利衰退,可以觀察到不含新唐的,全體MCU上市櫃廠商2023年不僅相較有疫情紅利的2022年衰退達32%,相較疫前的2019年亦衰退約16%。
隨時序進入2024年,觀察電子產品出貨情形,無論是筆電、桌電、電視與手機皆已進入築底回升階段,桌/筆電出貨數預估年增5.7%至2.6億台,手機出貨數預估年增5.4%至12.0億台,電視則約持平2億台。另觀察庫存變動情形,台灣上市櫃MCU廠商自2022年以來,年/季底存貨金額多數呈現明顯的下降情形,而大部分廠商年/季底售貨天數亦有回落趨勢。
雖相較於2022-2023年,終端需求逐漸回溫、庫存也逐漸去化,台灣MCU廠商似有望脫離營運谷底,然受制於戰爭、地緣因素紛擾且高利率及通膨等不利因素持續影響總體經濟環境,電視與手機產品出貨數相較2019年疫前水準仍未有明顯起色、MCU業者庫存水位相較2019年普遍亦仍高,新唐以外業者2024年首季營收相較2019年首季仍衰退達5%以上,MCU廠商的營運要回復至疫前正常水準恐仍需耗費一段時日。
晶圓代工價格回落,短期似受益但長期仍需觀察
而由成本端來看,疫情期間遠端需求帶動晶片需求大增,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各晶圓廠產能滿載並紛紛調漲報價,不過2021年時因終端需求仍強勁,MCU業者尚可將成本轉嫁予下游客戶,故毛利率仍能維持甚至提升至四成以上水準。然自2022年下半年起,終端需求轉衰,代工廠仍無大幅調降報價意願,加上尚有過去缺料時期所簽訂之LTA長約所累,生產成本仍高,但此時生產成本已難以轉嫁,故開始拖累MCU業者毛利率下滑。
2023年終端需求持續疲軟,除影響IC設計業者之營收下滑外,亦連帶影響晶圓代工業者營運,聯電等代工廠產能利用率下滑至不足七成,故相繼於2023年底至2024年推出降價措施,對MCU業者來說,雖於成本端似能暫緩一口氣,惟受營收規模大幅縮減所拖累,毛利率仍大幅下滑至不足三成五。
進入2024年,因終端需求已漸由谷底回溫,MCU業者產品售價應已觸底,2024年內價格大幅衰退的可能性不高,而於成本端部分,近年考量地緣政治因素,部份中國客戶要求於當地投片,且中國晶圓廠報價多優於台廠,多數MCU業者包含盛群、松翰等皆已表示會增加於中國廠商投片比率,另觀察兩岸主要成熟製程晶圓廠產能利用率與報價,除華虹因產能滿載,預計於下半年會調升報價約10%外,其餘廠商皆下調報價。晶圓代工報價下降表面上看來有益於MCU業者的毛利,但實際上顯示的是需求疲弱,對MCU業者而言,代工成本下降同時也削弱了對下游客戶的議價立場。整體而言,就消費性需求復甦現狀來看,MCU景氣雖有回溫跡象,但未達樂觀的程度。
中國市場競爭加劇拖累台廠營運
根據Precedence Research研究顯示,2023年全球MCU市場已達美金309億元,其中中國MCU市場規模約為美金58億元,約佔全球MCU市場的五分之一,另檢視台灣MCU廠商中國營收佔比,可觀察到有公布中國營收佔比廠商中,台灣廠商有多達一半以上在中國之營收超過五成,台灣廠商對中國市場依賴度高,加上近年來,美國針對中國半導體頒布多項禁令,中國除了同樣祭出禁令反制外,也希望可以完善自己半導體的產業鏈,以擺脫美國的牽制。為達成上述目標,中國政府對半導體產業的補助不斷,使得中國IC設計業者可以忍受較低的獲利,提供給客戶更優渥的價格,是以台灣廠商所面臨的價格競爭也加劇。
而觀察中國市場競爭情形,先從中國業者總數來看,2023年中國IC設計業者共有3451家,相較2022年年增約6%,相較2019年則成長約94%,近乎翻倍成長;而以中國IC市場各國廠商市占率來看,台灣廠商市佔由2019年的10%下降至2023年的8%,中國廠商市佔由2019年的7%上升至2023年的16%,台灣廠商市佔已逐漸被中國廠商所侵蝕。
雖中國廠商整體市佔提升,但幾乎是犠牲獲利換來的,面對美國的防堵,中國業者較難往海外發展,然中國本地需求未大幅提升、競爭者卻增加下,加劇中國業者相互競爭的壓力;而對以中國市場為主的台灣廠商來說,一樣面臨到餅未擴大,但分食者卻增加的問題。可以觀察到中國本地廠商2023年營收雖較2019年有大幅上升,但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卻反而下降,而台灣廠商部分,除於2020年併入Panasonic半導體事業的新唐外,上市櫃台灣公司2023年營收較2019年下跌,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也較2019年下降。
雖中國削價競爭造成本地廠商獲利率衰減,且台灣廠商亦受波及,營收及獲利雙雙轉差,呈現一兩敗俱傷的局面。然在此情況下,亦有部份台廠仍能維持較為穩定的成績,下一段將會針對此部分進行探討。
台灣MCU廠商經營特性與近年營運情形
前一段提到雖然下游終端需求已落底,且台灣MCU廠商庫存漸去化,但因總體經濟不利因素仍在,下游廠商拉貨仍多保守,而雖晶圓代工報價相較疫情期間已漸回落,但部分客戶亦以此為由要求廠商給予價格上的優惠,再加上受到中國業者價格競爭影響,使得台灣業者承受較大的經營壓力,但在此情形下,仍有部分業者有著相較別的廠商更為穩定的營運表現,本段即會探討各MCU間的產品與經營特性不同如何影響各自營運狀況及未來經營策略變化。
檢視台灣MCU廠商近年營運表現,因受大環境影響,多數廠商2023年即陷入虧損,故我們將2023年、2024年第一季仍維持正營益率的公司視為營運表現相對穩定的公司;並將2019年當作正常情形,將2023年、2024年第一季營收、毛利率高於2019年的公司視為營運更為良好的公司並檢視其產品別及主要經營地區差異情形。
新唐不僅營收增加,毛利率及營益率也相對穩定,松翰、凌通及應廣雖營收或毛利衰退但尚能維持獲利,盛群、研通、海德威、紘康、迅杰及笙泉等公司則已呈現虧損情形。先以地區別來看,除了未公佈中國營收佔比的新唐與中國營收佔比較少的笙泉外,可以看出其餘廠商中國營收佔比都很高,受中國市場影響都很大,但各廠商間營運成果仍有差異,故再檢視應用別差異情形。
其中,新唐因於2020Q3併入panasonic旗下半導體部門,除營收規模大幅增加外,工控等非消費性應用也大幅提升,2019年非消費性比重僅35%,2024Q1已提升至約66%,且消費性應用中包含BMC、EC、SIO等多項產品線,較能分散風險,雖近期受車市影響致使營運表現下滑,相較同業毛利率仍可維持在較穩定水準,獲利也較為穩定;松翰通用型MCU消費性營收佔比由2019年的約54%降至2023年僅約41%,且多媒體產品部分導入東南亞教育市場,MCU非通用型產品布局醫療領域,加上消費性中的電腦週邊產品主要應用於電競領域,雖營收相較2019年仍衰退,但毛利率反而提升,公司仍能維持獲利;應廣非消費性主要佈局直流馬達,應用於伺服器領域,雖其消費性應用佔比高,但因其有較為特殊的電子菸產品,而中國海關自2022年底降低對中國電子菸出口管制,受惠此政策,故其營收規模維持成長趨勢。
而盛群非消費性應用佔比由2019年的約26%僅提升至2024H1的29%,雖其產品應用別也很廣,涵蓋居家應用、顯示器、電腦週邊、電源管理等,但因消費性佔比較高,公司營運不僅較容易受總體經濟與需求變化影響,受中國廠商競爭影響也較劇烈,2024Q1營收衰退到歷年最低水準,毛利率由歷年的近50%下降至僅約36%,營業利益也是30年來少見呈現虧損情形;紘康消費性佔比低,且產品應用別較少;笙泉雖產品應用涵蓋感測、照明、顯示、電腦週邊、電源管理等多項用途,但消費性佔比仍高;研通、海德威及迅杰消費性相關應用更高達100%,這些廠商營運較不穩定,一旦景氣轉差,營收規模無法拉高,即使毛利率能維持,營運也容易受研發費用等影響而呈現虧損,加上未來面對來自中國廠商競爭壓力應會持續擴大,台灣MCU業者如不再改變經營策略,未來恐會長期持續虧損。
有鑑於此,台灣業者也持續調整各自經營策略,一方面強化非中國市場,例如盛群針對東南亞市場加強佈局,希望未來3年內印度市場營收佔比至少達10%以上,新唐也擴大歐美市場佈局;另一方面也持續調整產品組合,擴大新品布局,遠離正陷入紅海市場之業務,如新唐與微軟開發應用於伺服器的Hydra BMC,松翰往工控市場布局外,也朝ASIC產品進行開發,笙泉BLDC產品也逐步導入量產。雖廠商持續調整市場與產品佈局,但這些較高階應用市場仍有歐美IDM大廠把持,如何在市場縫細中找到立足點需持續觀察。
結語
在疫情紅利消退後,台灣MCU業者面臨需求回落及庫存堆積等問題,儘管2024年電子產品出貨量有回升跡象,但仍未恢復至疫前水準,加上通膨和升息等總體經濟因素持續存在,對MCU業者而言尚難樂觀看待景氣。另外隨中美半導體競爭加劇,促使中國政府加速半導體自給自足,中國市場競爭已轉趨激烈,台灣廠商市場份額受中國廠商侵蝕外,也面臨獲利衰減問題,雖部分廠商因產品多元化及非消費性應用佔比較高等因素,營運相對穩定,且各公司也陸續調整市場與產品策略,加強非中國市場佈局及開發高階應用產品,然在高階應用市場仍需面臨歐美IDM大廠競爭,未來如何有效應對市場變化、拓展多元產品及提升產品差異化,將成為台灣MCU廠商維持競爭力和穩定發展的關鍵。
若讀者想進一步了解,可以訂閱 E-JOURNAL 閱讀更詳細產業研究與企業財報整理!
延伸閱讀
https://www.tejwin.com/insight/%E9%AB%98%E9%80%9F%E5%82%B3%E8%BC%B8ic%E8%A8%AD%E8%A8%88%E7%94%A2%E6%A5%AD/
留言 0